】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上市公司吹响新阶段高质量发展集结号
http://www.CRNTT.com   2022-04-10 17:37:31


 
  面向高质量发展,持续深化资本市场改革和能力建设

  无论现在还是将来,资本市场将以“四个不变”为上市公司攻坚克难、勇毅前行提供不竭动力。

  易会满指出,资本市场坚定深化改革的方向不会变,高水平开放的步伐不会变,落实“两个毫不动摇”方针的坚定态度不会变,凝聚合力保持健康平稳发展的态势不会变。

  证监会将扎实推进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平稳落地,以注册制改革为牵引,统筹推进资本市场基础制度建设、法治体系完善、监管转型与能力提升等重点改革任务落地见效,进一步增强基础制度的适应性包容性,持续优化市场结构和生态,更好发挥资本形成和资源配置功能。

  在提高资本市场开发水平方面,将抓紧研究推出新一轮自主开放务实举措,稳步扩大沪深港通标的范围,推动沪伦通机制拓展优化,稳步扩大商品和金融期货市场双向开放,丰富国际化品种供给,全面提升资本市场制度竞争力。加快推动企业境外发行上市监管新规落地,保持境外上市渠道畅通,支持我国企业依法合规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更好发展。按照“尊重国际惯例、遵守国内法规”的原则,推动中美审计监管合作取得成果,为资本市场高水平开放构建可预期的国际监管环境。加强内地与香港资本市场的务实合作,助力维护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

  坚定“两个毫不动摇”,在继续大力支持国资国企改革、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的同时,坚定不移支持民营企业创新转型、健康发展。证监会将致力于为不同所有制企业打造更公平的竞争环境,通过股票、债券、基金、REITs、期货期权等多种工具更好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推动优质民企融资提速扩面。

  易会满还指出,要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原则,注重发挥合力,持续关注和解决市场关切,加强预期管理,共同营造资本市场的良好发展环境。

  着力提升五种能力,为稳宏观经济大盘贡献力量

  稳中向好、稳中有进的资本市场将始终是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的强大支撑。而资本市场在服务实体经济、支持国企改革、民营经济发展、推动科技创新等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为稳定宏观经济大盘贡献积极力量。

  长期以来,资本市场为服务国企改革提供了融资、并购等支持,推动着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在支持民营经济方面,目前民营上市公司数量已超过3000家,家数占比约2/3,近年来新上市的公司中民企已占到八成以上。同时,资本市场服务科技创新的作用正日益凸显,目前A股战略新兴行业的上市公司已近2200家,较三年前增长了约900家;上市公司研发投入占全国企业研发支出的一半以上,研发投入规模与三年前相比实现翻番。

  “上市绝不是‘终点’,而是实现更高质量发展的‘起点’。”易会满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仍是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上市公司要着力提升“五种能力”:

  一是抓基础,巩固治理能力。要通过构建有效的治理机制和内控制度,平衡好股东与管理层、大股东与中小股东、公司与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关系,形成健全的激励约束机制,为企业价值创造提供保障。

  二是强主业,增强竞争能力。证监会将继续完善资本市场制度规则,引导上市公司聚焦主业、稳健发展,着力提升发展的效率和效益。

  三是育长板,提升创新能力。证监会将以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为契机,进一步增强发行上市、再融资、并购重组等基础制度对科技创新的适配性,发挥好私募股权和创投基金支持创新的战略性作用,完善债券市场对科技企业的融资支持机制,推动科技、资本和产业高水平循环。

  四是增韧性,提高抗风险能力。证监会将进一步提升风险监测和识别能力,推动信息共享,及早发现苗头性、趋势性问题。同时,健全有效的债券融资约束机制,强化场内外股票质押融资业务一致性监管。

  五是重效益,提升回报能力。证监会将持续加大投资者保护工作力度,进一步引导上市公司拿出“真金白银”回报投资者,积极回应利益相关者诉求,更好履行社会责任,做践行新发展理念的表率。

  “千人同心则得千人之力”。亿万人民有着追求美好生活的强烈愿望、创业创新的巨大潜能、共克时艰的坚定意志。充分发挥各方合力、久久为功,推动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中国经济一定能顶住下行压力,必将行稳致远。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