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俄乌战争如何撬动世界地缘政治板块?
http://www.CRNTT.com   2022-07-03 00:39:17


 
  三、俄乌战争的亚太地缘政治效应

  聚焦亚太地区,如果没有俄乌战争,中美大国博弈将是这个地区地缘政治的主轴,中国是美国全球战略中最大竞争对手。俄乌战争爆发转移了全球的战略关注点,美国也被俄罗斯的意外之举打乱了节奏,突然发现自己的全球战略“失焦”了。但是,这是否意味着美国将会把“重返亚太”变为“重返欧洲”,减少对中国的战略压力呢?答案是否定的。

  自奥巴马政府“重返亚太”政策以来,美国已经逐步把中国视为全球最主要的战略竞争对手,幷开始了一系列战略围堵中国的政策。特朗普政府临下台前,提前解密了《美国印太战略框架》文件,这个文件透露了美国在政治、外交、经济和军事领域将如何遏制中国,以及美国在未来战争中如何行动的构想。在这个文件基础上,拜登政府于2月11日正式公布新的《美国印太战略》。⑤这个拜登版的印太战略报告进一步明确印太地区是美国的最优先战略方向,战略目标是全面对抗日益增长的中国政治、军事、经济影响力,美国在这个地区的战略重点就是通过联盟体系“综合遏制”中国。美国在印太地区重点建立的联盟体系包括美英澳“三方安全伙伴关系”(AUKUS),美日印澳“四方安全对话”机制(QUAD),“五眼联盟”以及美日韩等小圈子。在美国政府近年来公布的一系列战略文件中,曾经一度把中国和俄罗斯幷列为“对美国的繁荣和安全的核心挑战”。⑥但是从特朗普政府开始,中国被认为是唯一有能力结合经济、外交、军事和技术力量,对美国主导的国际体系构成持久挑战的最大竞争对手,美国开始看淡俄罗斯全球影响力及其对美国的战略挑战。从美国的战略考量来看,中俄同属战略对手,但在排序上中国在前,俄罗斯排在后面。

  俄乌战争让美国从对俄罗斯的“蔑视”中清醒过来,但这幷没有改变美国把中国视为最主要竞争对手的战略定位。正如五角大楼一名高级官员所说:“我认为这是欧洲的911事件……尽管五角大楼将因应这些国家的需求做出反应,但主要重点仍是对抗中国。”他认为,“我们有与欧洲盟友一起加强军事立场的空间,但不至于让此事干扰我们专注于中国。”⑦毫无疑问,俄乌战争使美俄关系走向破裂,战略对抗升级,美国需要把其注意力和大量资源转投欧洲。如果美国不能在欧洲有效遏制俄罗斯,西方的大西洋联盟将面临危机。但是,以美国现有实力,他还没有到同时顾及欧洲和印太战场而感到力不从心的地步。虽然美国的印太战略会受到削弱,五角大楼幷没有调整其印太战略态势和军事部署。尽管有一些美国学者呼吁,华盛顿应当放缓“重返亚太”的进程,但美国目前在印太地区的战略部署没有出现调整,美国国防部官员宣称要在关注乌克兰同时,也关注台湾海峡。⑧3月28日白宫对外公布了2023财年国防预算,达到创纪录的8133亿美元,这份国防预算和军事战略明确针对“大国冲突”,幷认定中国是美国“越来越紧迫的威胁”。⑨

  俄乌战争撬动了亚太地缘政治,确实给这个地区国际关系带来一些意想不到的变化。这些变化包括:中美关系略有缓和,中日关系从对话转成无话,俄日关系从对话转成对抗,朝韩关系趋向紧张,中印关系从对峙转向缓和,亚太地区军备竞赛出现新动向。

  虽然美国幷没有改变视中国为最主要战略竞争对手的定位,但中美关系因应乌克兰战争出现缓和迹象,中美高层战略沟通有所改善,美国明显在乌克兰问题上有求于中国。在俄乌冲突的背景下,习近平主席与拜登总统3月18日进行了约两个小时的视频通话,重点讨论乌克兰局势和台湾问题。在此之前,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杨洁篪与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在罗马举行了7个小时会晤,双方进行了极为坦诚的战略沟通。中美双方在诸多问题上存在重大分歧,但都愿意深化战略沟通,不使战略竞争变为冲突。鉴于乌克兰局势,美方明显打算影响中国在乌克兰问题上的立场,希望中国不要帮助俄罗斯规避西方制裁。中国当然也要抓住机会,正告美国不要在台湾问题上玩火。

  俄罗斯对乌克兰的特别军事行动给日本带来震撼,催生了新一轮战略躁动,大多数亚洲国家都回避选边站,日本却采取积极追随美国的立场。⑩岸田政府近期外交表现得异常活跃,不光积极追随美国对俄制裁,而且还暗示乌克兰危机与台海问题的联系,渲染中国威胁,制造地区紧张。岸田为了国内政治原因,否定了安倍的外交路线,以一种“敌我分明”的态度,义无反顾地投身到西方对抗俄罗斯的阵营。作为对日本的报复,俄罗斯中断了和日本之间的和平条约谈判事务。普京3月9日签署了在包含“北方领土”的千岛群岛(日本称“北方四岛”)设立免税特区法案,今后20年对参与该地区事业的所有企业免除所得税。俄罗斯将该地区设为“经济特区”旨在进一步巩固对该地区控制,这也意味着关上了与日本和谈的大门。

  与此同时,朝鲜半岛的南北双方也从对话退回到对峙。朝鲜最近非常活跃,抓住美国无暇东顾和韩国大选的机会,不断地试射洲际导弹,抓紧时间进一步完善自己的战略武库。为了对韩国新总统尹锡悦政府施压,不排除朝鲜下一步恢复核试验。尹锡悦的外交政策主张对朝鲜和中国采取更强硬的立场,提倡降低对华依赖度,提升与美国关系和重建韩美日同盟。未来朝鲜半岛地缘政治局面不容乐观,会出现新一轮紧张,甚至有出现核军备竞赛的危险。

  乌克兰战争以及俄罗斯发出的核威胁也成为日本国内讨论核武器的契机。俄乌战争刚一打响,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就以日本作为俄罗斯邻国以及日俄领土争端为由,公开放风称“我们应从此次事件(指俄乌战争)中吸取教训”,“日本也应有攻击能力”,主张修改“无核三原则”,与美国“核共享”。日本议员也有不少人支持安倍主张。所谓“核共享”,就是日本在本国境内部署幷且与美国共同使用美国的核武器。鉴于俄罗斯今后的扩张野心,美国印太战略是否会出现调整?在欧洲,美国鼓励德国重新武装。在亚洲,美国会不会在核武器问题上对日本、韩国放水?这个问题值得关注。

  中印关系因俄乌局势出现缓和,双边关系由对峙走向对话。3月25日王毅外长闪电访问印度,在新德里与印度国家安全顾问多瓦尔展开会谈,这是自前年6月中印边境摩擦事件后,中国外长首次访问印度。近几年中印关系紧张,2020年6月15日的加勒万河谷边境冲突使两国关系急剧恶化,印度在美国和西方纵容下,大搞针对中国的军事演习、刻意渲染“中国威胁论”,制造多处边界地区紧张对峙。但是,印度当局近期悄悄改变联美反华调门,在俄乌冲突事件中幷未跟随美国进行反俄制裁,反而保持与中国相近的中立立场。印度的改变为中印重启高层对话提供了机会,中国抓住机会,积极推动双边对话。在访问印度后,王毅外长又高调出访阿富汗,同阿临时政府代理副总理巴拉达尔举行会谈。中国这一系列外交活动令西方媒体直呼“出人意料”。乌克兰战争的悲剧也让本地区的争端各国认识到,美国和北约在乌克兰问题上只会煽风点火,推波助澜,从中渔利,这样做只会把争端各方推向战争,与其被非当事方忽悠,不如把握自己命运,直接谈判。不管是中印领土纠纷,还是中国与东盟声索国之间的南海争端,争端各方都需要与当事方和平谈判,才能真正解决问题,不能让西方国家把自己带到沟里。

  四、中美俄三角关系的建构

  乌克兰危机提供了重塑中美俄三角关系的新契机。冷战时期,中美苏“大三角关系”是影响地缘政治格局和全球战略力量对比的关键性因素。中国老一代领导人邓小平善于在纷繁复杂的国际政治斗争中,做好战略“大三角”这篇大文章。邓小平对美外交讲究“最重要的是不要错过机会”,及时调整中国的对外战略,开创了中国改革开放和独立自主外交的新局面。⑪目前的中美俄三角关系是中美苏“大三角关系”的延伸,三角关系的某些规律仍在起作用。⑫与冷战时期的战略“大三角”比较,中国已经不是三角中最弱的一方。目前中美实力差距远远小于当年美苏差距,中国的发展速度大于美国和俄罗斯,中国是三角关系中最具活力而且上升最快的一方,最终会在国际事务中起主导作用。但是,在中国爬坡登顶的过程中,一定会受到处于守成地位的霸权国美国的强力挑战,俄罗斯虽然实力下降,也不情愿担当配角。为了不使自己发展进程不被打断,中国必须妥善处理与“老大”和“老三”的关系。中国必须善用美俄矛盾,而不被别人利用,使自己保持于不败之地。

  在重塑中美俄三角关系过程中,中国的最大利益在于如何确保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目标。要确保这个战略目标的实现,中国应当把握好两点。第一,中国在这次乌克兰危机中,不能让俄罗斯倒下,不能让美国和西方将俄罗斯打垮,或者俄罗斯最终倒向西方阵营,以致最后形成西方国家对中国群殴,或者二对一的局面。第二,中国要抓住乌克兰危机的机会,适时改善中美关系,确保中美不过早摊牌。与当年美苏争霸不同,苏美两国几乎没有经济联系,他们的世界市场是分割的,而今天中美的世界市场是统一的,双方经济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高度相互依存。中美之间是既斗争又有合作关系。目前应当把握好乌克兰危机的机遇,大力推动中美合作的一面,在不损害中国主权原则的前提下,尽一切可能发展好中美经贸关系和人文科技交流。中国幷没有因为俄乌战争而获利,但至少可以利用俄乌战争来止损。中国也不能够指望美国从此就会不再度围剿中国了。中国应该在快速变化的国际局势中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冷静应对。

  这次乌克兰危机带来的地缘政治变化,与911事件有异曲同工之妙。俄乌战争对中国来说是一个新的911事件。回想2001年911之前,美国小布什政府上台后视中国为战略竞争对手,确定了与中国战略竞争方针政策。2001年4月1日,中美在南海上空发生撞机事件,双方关系急剧恶化,冲突一触即发。就在中美关系进一步紧张之际,911事件为中美两国提供了转圜机会。中国抓住机会,迅速调整了对美政策,支持美国反恐,化解了中美紧张关系,为自己赢得了宝贵战略机遇期和20年和平发展时间。如果中国能及时把握住俄乌战争引发的地缘政治变化,特别是抓住这个中美可能改善关系的机遇,使中美关系大局不过早滑向对抗,世界大的战略格局就能稳定,甚至可能会出现意想不到的对中国有利的改变。这是最符合中国战略利益的发展方向。世界还没有进入中美两极对抗的时刻,中美要避免落入修昔底德陷阱,在关键时刻中国需要保持战略定力。

  乌克兰战争可能使俄罗斯与美国彻底翻脸。以美国为首的北约从道德制高点出发,联合所有西方国家和亲西方国家对俄罗斯实施了扼杀性制裁。他们的目的不是为了结束俄乌冲突,他们是要藉机彻底整垮俄罗斯,他们甚至提出了“政权更替”的口号。西方的围剿等于把俄罗斯彻底推到中国一边,这也是不可多得的历史机遇。中俄战略伙伴关系近些年得到实质性巩固和发展。中俄两国都主张建立世界经济新秩序、国际关系民主化、世界文明多样性,两国积极推动新型经济全球化和世界政治多极化,共同推动欧亚大陆国际秩序的改造,中俄之间也开展很多经济与安全互利合作项目。⑬因为乌克兰危机,俄罗斯遭受了西方前所未有的严厉制裁,这种制裁的深度和广度对俄罗斯来说都是史无前例的,它使俄罗斯被隔绝于世界经济和金融体系之外,外交上空前孤立,在这个关键时候俄罗斯急需中国的战略支持。

  美国打击俄罗斯,除了要整垮俄罗斯,也是企图破坏中俄之间的战略互信,瓦解中俄的战略伙伴关系。北约东扩是冷战产物,是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联盟体系的全球地缘政治扩张,早晚会推进到中国家门口。中俄战略互信是建立在共同战略利益基础上的,两国共同反对北约东扩。北约东扩和美国对中俄的战略挤压,把两个欧亚大陆大国逼到一起,这既不是中国刻意寻求的,也不是俄罗斯刻意寻求的,也不是70年前东方社会主义阵营的简单重复。美国有远见的政治家也认为,美国同时与中俄为敌是战略错误。在美国精英眼中,中美博弈仍然是全球地缘政治竞争的主轴,俄罗斯幷不真正威胁美国的统治地位。美国之所以不向乌克兰派兵,醉翁之意不在俄罗斯,而是在于中国,他们把中美竞争看作是“王者之战”。中国不能让俄罗斯倒下。中国要更加坚定地通过上合组织等地区平台力挺俄罗斯经济,维持中俄之间正常的经贸关系,开发新的机制绕开SWIFT结算系统,与俄保持正常金融联系。

  五、结语:俄乌战争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在2018年6月中央外事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战略论断。⑭当今世界处于百年未有大变局之中,俄乌战争就是百年未有大变局的一部分,它对今后国际秩序的重塑和全球地缘政治演变必将产生深远影响。

  古往今来,国际秩序和权力转移要么通过战争,要么通过和平演变。俄乌战争是地缘政治改变的历史时刻,也是百年未有大变局的一部分。百年前,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处于世界政治的中心,掌握全球的主导权,左右全球的发展方向和路径。百年后的今天,随着中国和平崛起以及非西方国家登上历史舞台,世界重心和力量对比发生了“东升西降”,发展中国家和非西方世界话语权大大提升,全球治理体系出现转型,以一个或几个强权国家为主导的世界秩序和治理体系不复存在。这次俄乌战争冲击了冷战后西方主导的欧洲安全体系和世界秩序,为我们思考百年未有大变局提出了许多发人深省的问题。

  国际关系理论著名学者约瑟夫·奈从两方面来定义世界秩序(world order)。世界秩序首先是一套规范国与国关系的基本规则和制度,二是国与国或者国家集团之间形成的力量对比。⑮从规范的角度来看,世界秩序包括一套大家都接受了的国际关系基本原则(principle)、规范(norm)、规则(rules),例如联合国宪章和基本原则。约瑟夫·奈认为,如果从这个角度来看,俄罗斯对乌克兰动武严重破坏了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即尊重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基本原则。因此,俄乌战争意味着战后世界秩序遭到严重破坏。⑯ 毫无疑问,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可侵犯是国际关系基本准则,任何对旧秩序的改变应当有道德底线。

  从另一方面看,百年未有大变局的本质是国际力量对比的变化。环顾当今世界,没有任何一位国家领导人像普京那样,敢于用武力去改变对自己不利的国际秩序和力量格局。俄乌战争给世界带来震撼,也撬动了欧洲地缘政治板块,世界格局开始出现新的变化。从全球力量对比来看,中美关系是牵动百年大变局走向的核心因素,乌克兰战争到底对今后中美力量对比产生什么影响?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和观察。俄乌战争也开启了新一轮大国博弈,大国博弈将改变今后世界格局和力量对比。无论中美俄三角关系,还是中美俄欧四边关系,都将是影响世界格局的关键因素。绝大多数非西方、发展中国家对这场俄乌战争采取了中立立场,他们在今后世界格局中所扮演的角色,也将深刻影响百年未有大变局的走势。

  旧秩序的死亡孕育着新秩序的诞生,而新秩序的诞生过程必然是一个痛苦的过程。俄乌战争给中国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中国需要把握机遇,冷静观察,权衡利害,沉着应对,保持定力,尽最大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

  注释:

  ①崔洪建:“乌克兰危机背后的大国博弈”,http://www.xinhuanet.com//world/2015-01/09/c_127373580.htm

  ②林泽宇,“冷战思维再现!北约外长会将讨论新战略构想,秘书长声称要首次考虑中国挑战”, 环球网, 2022年4月6日,https://world.huanqiu.com/article/47UaYfzyilo

  ③联大通过决议要求俄罗斯立即从乌克兰撤军,2022年3月2日,https://news.un.org/zh/story/2022/03/1100012

  ④联合国大会投票决定暂停俄罗斯在人权理事会的成员资格, 2022年4月7日,https://news.un.org/zh/story/2022/04/1101622  

  ⑤White House, "Fact Sheet: Indo-Pacific Strategy of the United States", February 2022, https://www.whitehouse.gov/briefing-room/speeches-remarks/2022/02/11/fact-sheet-indo-pacific-strategy-of-the-united-states/ 

  ⑥例如,2018年1月美国防战略报告将中俄视为头号威胁,2018年1月19日,https://www.bbc.com/zhongwen/simp/world-42755369

  ⑦“美国对中俄的军事战略复杂化,对抗中国仍是长期重点”, 《华尔街日报》中文版,2022年3月23日,https://cn.wsj.com/articles/美国对中俄的军事战略复杂化-对抗中国仍是长期重点-11647923462

  ⑧美国助理国防部长Mara Karlin 3月1日在众议院军事委员会作证,https://www.airforcemag.com/pentagon-must-overhaul-global-posture-after-russian-invasion-of-ukraine-dod-and-think-tankers-say/ 

  ⑨“美国防费首破8000亿美元!专家解读美国军费飙涨”,2022年3月30日,http://news.china.com.cn/2022-03/30/content_78138983.htm

  ⑩杨伯江, “俄乌冲突催生日本新一轮战略躁动“,中国日报网2022年3月24日,https://cn.chinadaily.com.cn/a/202203/24/WS623bdea6a3101c3ee7acd256.html

  ⑪董振瑞,“十二大前后中美苏‘大三角’中的邓小平”,2014年12月19日,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http://cpc.people.com.cn/n/2014/1219/c69113-26239434.html

  ⑫王晓泉,“中美俄大三角关系规律论析”,《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2020.3 (10):32-52。

  ⑬王晓泉,“中美俄大三角关系规律论析”,《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2020.3 (10):32-52。

  ⑭习近平,“努力开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局面“,新华社,2018年6月23日,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8-06/23/c_1123025806.htm

  ⑮约瑟夫·奈,《普京的入侵改变了世界秩序吗?》,美国哈佛大学贝尔弗科学和国际事务中心,2022年3月,https://www.spectator.co.uk/article/has-putin-s-invasion-changed-the-world-order-

  ⑯同上

  (全文刊载于《中国评论》月刊2022年5月号,总第293期)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