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①:河北省石家庄市桥西区开展知识产权宣传活动,向市民普及相关知识。
图②:有关部门在北京市南锣鼓巷商业街区开展涉旅游商品知识产权保护检查、执法。
图③:位于海南省三亚市崖州湾科技城内的海南种子创新研究院。(来源:新华社) |
中评社北京4月28日电/据人民日报报道,既想拿回专利发明人署名权,又不想与合作方闹僵,怎么办?前不久,广东省深圳市一家设计公司的总经理杨某为这事发了愁,于是向深圳市知识产权局宝安分局提交了专利权利归属调解请求。
中国(深圳)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立即组织专家根据请求人所提交的资料以及行政执法部门的调查证据,不仅对涉案专利进行分析、审查,确定涉案专利的权属现状,为行政执法部门提供专业参考意见,还促进当事双方就主要纠纷达成调解合意,确认涉案专利发明人为杨某,并配合变更涉案专利。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进入新发展阶段,知识产权作为国家发展战略性资源和国际竞争力核心要素的作用更加凸显。党的十八大以来,高效的执法司法体系成为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支撑,知识产权法治保护网不断织密,护航经济社会创新发展。
依法严惩侵犯知识产权犯罪
“检察机关不仅让企业得以挽回400余万元直接经济损失,还从防伪、监管、制度等方面提出建议,帮助我们补齐了在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漏洞。”这些真挚的言语出自一封来自某家居生产企业的感谢信。日前,一起涉及全国16个省市,涉案人员多达50余人的假冒注册商标、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案画上句号。
这一切要追溯到2020年12月8日,重庆市涪陵区公安机关对一起涉嫌假冒注册商标罪、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一案立案侦查。涪陵区检察院依法提前介入,积极引导侦查。“该案最初是从查处在涪陵当地销售假冒品牌卫浴产品发端,很快牵扯出全国各地的销售网络。”主办检察官余萍说。
最高检、公安部联合挂牌督办该案,后查明该案造假者在广东某地制造假冒卫浴产品,然后通过中间销售者销往16个省份,再由30余名终端销售者销售给消费者。“这种全链条犯罪的案件点多面广,案情错综复杂。”余萍说,检察机关引导公安机关及时收集、固定关键证据,对50余名涉案人员细致区分。最终,25人符合起诉条件被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犯罪嫌疑人全部认罪认罚。目前该案判决已全部生效。
“造假者历时5年在三无产品上贴上该公司著名商标,但公司一直未能主动发现;该公司产品缺乏防伪手段,极易被制假者钻空子……”不止于打击犯罪,涪陵区检察院还根据办案过程中发现受害企业存在的诸多问题,以检察建议的方式为企业出具“诊疗书”:规范代理经销合同中知识产权保护条款,加大违约赔偿力度;提升产品科技防伪能力,通过扫码等方式提供验真服务、追溯产品真假;强化内部管理,不定期抽查经销商是否存在售假行为。
这起案件是近年来政法机关依法严厉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犯罪的一个缩影。2021年,全国检察机关共起诉侵犯知识产权犯罪6565件14020人。2019年以来,公安部组建食品药品犯罪侦查局,将原来分散在不同警种的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犯罪以及食品、药品领域制售伪劣商品犯罪等职责整合起来加以强化,同时连续组织开展“昆仑”专项行动,针对各类侵犯知识产权犯罪发起凌厉攻势;“十三五”期间,全国公安机关共侦破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伪劣商品犯罪案件9万余起,涉案价值470余亿元。
“检察机关不局限于打击犯罪、‘就案办案’,还注重延伸检察职能作用,努力实现对知识产权多角度、全方位的法治保护。”最高人民检察院知识产权检察办公室副主任宋建立介绍,例如在山东某环保工程有限公司、马某强、郭某侵犯商业秘密案中,检察机关做好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工作,促进侵权人积极赔偿取得谅解,实现对知识产权权利人的最佳保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