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社北京5月27日电/网评:数字化“扩容”公共文化服务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盘和林(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数字经济与金融创新研究中心联席主任、研究员)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对我国“十四五”时期文化数字化发展提出了具体目标并部署了重点任务。《意见》共部署了8项重点任务,包括关联形成中文文化数据库、夯实文化数字化基础设施、搭建文化数据服务平台、促进文化机构数字化转型升级、发展数字化文化消费新场景、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水平、加快文化产业数字化布局、构建文化数字化治理体系等。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也总结了过去一年的工作成绩,对推进公共文化数字化建设,促进基层文化设施布局优化和资源共享,扩大优质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作出了重要部署。我国公共文化服务虽然已经历了长期发展,但不平衡、不充分、效率不高、系统性不强等问题仍比较突出,亟须通过数字化信息技术与平台赋能,促进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不仅是促进公共文化服务提质升级的必然选择,更是数字经济时代,在更大范围让人民共享数字化发展成果的有效途径。
数字化拓展公共文化服务的能力和传播范围。从概念上讲,公共文化数字化是公共文化与数字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是通过数字化的方法和技术,使得承载文化资源的物理空间和物质载体打破资源约束,使得受众接受公共文化服务不再受时间和地域限制,拓展了公共文化服务的能力和传播范围,弥补了传统公共文化资源的不足与传统服务方式的局限。文旅部数据显示,“十三五”期间,我国累计建成公共数字文化资源达1274TB,内容涉及惠农、影视、文化历史、艺术欣赏、科普教育、政务信息和时政党建等多个方面。在取得了一定成效的基础上,公共文化数字化建设也被列为“十四五”阶段的重要工作内容。《“十四五”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规划》提出推动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发展和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建设。力争在“十四五”阶段末,公共文化服务布局更加均衡、服务水平显着提高、供给方式更加多元、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能够取得新的突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