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信达证券经纪、投行业务下滑,与方正竞争?
http://www.CRNTT.com   2022-06-05 18:21:06


 

  控股股东参股方正证券“横生枝节” 

  与信达证券是否构成同业竞争有争议 

  在信达证券去年递交招股书时,控股股东信达资产还表示,自己控制的境内子公司与信达证券“均不存在实质性同业竞争”,“中国信达控制的其他子公司不存在从事证券类、期货类和公募基金类牌照业务的情形”。为此,信达资产还出具了《关于避免同业竞争的承诺函》,承诺信达及直接或间接控制的子公司未来“不会从事经营与发行人及子公司构成实质性同业竞争的业务”。如信达资产违约、导致出现同业竞争,则有义务主动解决同业竞争问题。

  彼时的信达资产旗下在A股市场确实没有上市的券商平台,但就在去年9月,方正证券(601901.SH)公告称,经证监会核准,信达资产依法受让政泉控股持有的7.1亿股方正证券股份,成为方正证券的主要股东,持股比例为8.6%。方正证券是业内的老牌大中型券商,经纪、投行等业务排名均高于信达证券。据年报,方正证券去年营收86亿元、归母净利润18亿元,业内排名20出头,远高于位于行业中游的信达证券。

  而且在参股方正证券后,今年2月,长期就职于信达资产的栾芃出任方正证券董事。公开信息显示,栾芃先后任信达投融资业务部总经理助理、信达旗下的南洋商业银行董秘、信达战略客户三部副总经理。一般来说,持股超过5%+派驻董事,就意味着对参股公司构成重大影响。那么这是否意味着产生了实质性的同业竞争问题? 

  对此,资深投行人士王骥跃向《红周刊》表示,政策允许一参一控,“参股不在同业竞争范畴内,同业竞争是控股股东控制的两家公司之间的事”。不过信达证券此前发布的招股书中,既未提示信达资产成为方正证券主要股东的可能,也未提及与方正证券是否构成同业竞争关系。

  值得一提的是,与信达证券的情况类似,也在申报IPO的首创证券,控股股东北京首都创业集团也存在“一参一控”的现象——后者也是第一创业证券的大股东、持股12.7%。今年初,第一创业(002797.SZ)公告:首创集团已与另一家国资签署意向性协议,拟转让持有的第一创业全部股权。转让完成后,首创集团仅保留首创证券一张券商牌照。彼时有媒体解读为,此举或意在为首创证券IPO扫除障碍。

  此前券商IPO一般都能成功,但在今年3月,广州国资背景的万联证券却宣告终止IPO审查。万联证券称鉴于自身战略规划调整,决定撤回本次A股申请。这也是近几年首个券商IPO失败的案例。报告期内,万联前董事长李舫金被查、董事长和高管频繁变更,新任总裁罗钦城不久前被证监会采取监管谈话的措施。

  王骥跃表示:“万联的规范性问题较大,高管变动也很大,发行条件存在问题。”事实上,信达证券报告期内同样存在多位高管变更情况。此外,就反馈意见来看,需要解释的地方还有很多。

  “AMC系”券商发展多不顺利 

  信达证券能否破冰成功有悬念 

  信达证券的控股股东信达资产原本主业为不良资产处置。在当前企业债务违约高发,特别是以恒大为代表的多家头部上市地产公司爆雷的背景下,不良资产处置的重要性日益显现。去年以来,多部门一再重申AMC公司要回归主业。今年2月,中央巡视组在向四大AMC“一对一”反馈巡视情况时也指出,四家AMC都存在不良资产处置业务弱化、防范化解风险不够有力的共性问题。

  中南财经大学教授谭浩俊向《红周刊》指出,四大AMC公司此前几年的发展明显偏离主业了、“广撒网”式布局反而产生了一些坏账。“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以及政策指引下,AMC公司更需要聚焦主业。”一位券业人士也指出,信达证券如果能够上市募资,显然是有助于公司充实自己的资金实力,进而提升配合信达进行不良资产处置的实力。

  今年3月,信达资产迎来新任掌门人——原董事长张子艾退休,总裁张卫东出任党委书记并接任董事长。舆论把信达资产一把手的变动解读为推动信达进一步回归主业。

  “四大AMC公司的业态过于复杂、金融牌照比较齐全,有的掌握了全牌照,是不是需要这么多的金融牌照?我认为四大AMC还是应该聚焦于不良资产处置。”谭浩俊表示,四大AMC可以依托多个金融牌照开展业务,但这些业务占比不应太高,而且也应配合不良资产处置的主业来开展,“当初成立四大AMC就是为了处置不良资产,实际上却去做其他金融业务,那要四大AMC干什么?如果主业不突出的话,那AMC公司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