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把握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着力点
http://www.CRNTT.com   2022-07-08 08:19:52


 
  文章指出,需要看到,目前县域经济发展面临瓶颈制约,归根结底是因为县域城乡在资源、要素、产业、人才等方面尚未形成内生的循环机制,导致县域资源要素流失。县域是要素齐备、功能完整、相对独立的经济单元,破解发展瓶颈的关键在于加快构建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盘活资源、汇集要素、吸引人才、升级功能,激发县域经济活力,增强内生发展动力。

  一是大力发展县域富民产业。立足县域特色资源优势,将集约、高效、绿色的产业作为县域经济转型发展的方向,同时重视劳动密集型产业提质增效。在推动已有工业产业和园区经济升级的同时,加强对承接产业和招商引资企业的甄别,提高对县域经济尤其是乡村产业的引领带动能力。推动县域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依托优势农业、特色农业以及生态环境资源,发展现代农业产业链、供应链和电子商务、休闲旅游、健康养生等新产业新业态,促进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留在县域、下沉乡村,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和致富机遇。

  二是完善县域综合服务体系。加快补齐短板、优化功能,建立县域一体的综合服务体系。以就业创业便民政务服务为重点,对接引入城市优质服务资源,整合优化各类服务平台,提升县城综合服务能力,合理布局乡镇区域服务中心、村级服务站点。

  三是着力改善县域发展环境。推进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的县乡村统筹,探索县乡村功能衔接互补的建管用护路径,推动公共资源在县域内优化配置、普惠共享;科学把握县域功能定位,顺应县城和村镇发展规律,统筹推进县域城乡道路、市政、管网、数字等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扩大互联互通覆盖面;强化县域医疗卫生、教育资源、养老托育、文化体育、社会福利等公共服务供给,推动县城公共服务体系向乡村延伸覆盖,并探索县域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多元化运营机制。

  四是有序盘活县域资源要素。坚持县域经济发展与乡村全面振兴一体设计、一并推进,推动空间布局、产业发展、资源利用、要素配置的县域统筹,赋予县级更多资源整合使用的自主权,实现县域城乡资源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持续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和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创新农村集体经济实现形式;总结提炼可复制、可推广的绿色发展模式,开辟更多产业发展路径和变现增收机制,把生态环境资源优势转化为县域绿色发展优势。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