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着力提升县域经济竞争地位
http://www.CRNTT.com   2022-07-24 09:02:55


  中评社北京7月24日电/城镇化既是经济发展的结果,又是经济发展的动力,是走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随着中国城镇化进程逐步加快,县城以及县域的经济发展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承担着越来越重要的功能。《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意见》近日印发,要求“尊重县城发展规律,统筹县城生产、生活、生态、安全需要,因地制宜补齐县城短板弱项”“增强县城综合承载能力,提升县城发展质量”,强调了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也对尽快提升县域经济发展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

  充分认识县域经济重要地位

  经济日报发表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县域经济课题组吕风勇执笔文章表示,随着新型城镇化深入推进,各地已经逐步认识到县域经济承上启下的关键地位及其在促发展、保民生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一些地方突出区域特色,在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取得了成绩。但从总体上看,中国县域经济发展基础依然较为薄弱、发展水平还不够高、竞争力还不够强。

  除了少数东部发达地区和大城市周边的县域,中国大多数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偏低、产业发展不充分、增长动能不足。《中国县域统计年鉴》的数据显示,2013年至2020年,1760个样本县域的GDP名义年增速为5.5%,较全国低2.5个百分点,特别是第二产业增速为1.7%,较全国低3.9个百分点。与大中城市相比,县域经济的弱势竞争地位更为凸显。大中城市的行政级别相对较高、地理区位优越、对外交通便利,资源配置和产业集聚能力更强,其发展水平远高于县域。《中国城市统计年鉴》的数据显示,2020年,268个样本大中城市市辖区以常住人口衡量的人均GDP是所辖县域的1.7倍,人均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和人均年末金融机构存款分别是后者的2.1倍和2.6倍。县域经济竞争力较弱,难以与大中城市形成平衡、协调的发展态势,县城作为城镇化建设重要载体的作用也就难以发挥。简言之,如果县域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不提高,大中小城市功能互补、要素互促、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就难以形成,更好释放内需巨大潜力、持续提升劳动生产率、有力有效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等目标也就难以实现。

  中国城镇化进入中后期,有力有效提升县域经济竞争力变得更为重要和迫切。2021年年末,全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64.72%,预计到2030年将超过75%。此后,城镇化空间日渐有限,资源流动趋缓,资源再配置难度加大,县域城镇化的难度也会加大。我们需用好当前这个窗口期,尽快提升县域经济竞争力,进而为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提供支撑,为新型城镇化提供持续动力。

  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

  文章分析,县域经济地位十分重要,但与城市经济相比还处于相对劣势的竞争地位。受单纯追求经济增长速度和规模的观念影响,许多大中城市仍倾向于做大经济规模和扩张城市边界,对周边县域的虹吸效应强于辐射效应,县域经济发展因而受到抑制,两者竞争力差距不断拉大。同时,需密切关注县域人口流动趋势及其影响。虽然目前中国一半左右人口居住在县域,5亿农村人口中的大部分居住在县域内的乡村地区,但是部分县域人口流失的现象已经显现,这也会对县域城镇化和县域经济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同时也要看到,县域经济发展也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进一步提升其竞争力已经具备许多有利条件。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