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臭鳜鱼名气虽大,由于工艺复杂,制作出来的口味很难保证人人都吃得惯。回乡创业的吴永学,极力尝试改良传统的臭鳜鱼制作工艺,历时三年,经过多次试验,又上线了一整套机械化设备,终于把臭鳜鱼的制作搬上了流水线,加工制作出肉质口感一致、品质稳定的臭鳜鱼。值得一提的是,在吴永学的牵头下,安徽省地方标准《臭鳜鱼加工技术规程》也顺利出台,从行业层面确保了臭鳜鱼的加工品质。
以冷链为代表的新模式让臭鳜鱼实现了标准化生产,互联网将传统的食品销售版图不断延伸,目前,电商平台的销售额占这家企业总销售额的三分之一。每隔十天,都会有一批腌制好的臭鳜鱼经过密封包装,通过冷链配送运往全国各地。可以预见的是,以冷链为代表的基础设施建设,还将进一步提升我国农产品供应链的韧性与活力。值得注意的是,我国冷链物流领域的第一份五年规划《“十四五”冷链物流发展规划》于2021年底正式发布。《规划》明确“十四五”时期,我国将建设“四横四纵”8条国家冷链物流骨干通道,串接起农产品主产区和19个城市群,形成内外联通的国家冷链物流骨干通道网络。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副研究员朱宁说:“农产品供应链最大的变化是两个转变,一个是从传统的流通方式向现代化流通方式转变,另外一个是从单一的供应链态势向多样化供应链转变。现代化物流、电子商务,还有冷链物流的发展,促进了农产品供应链流通方式的转变,使农产品形成了全国大市场大流通的格局。”
“菜篮子”,一头连着田间地头,一头连着百姓餐桌。南菜北运、西果东输,搭乘冷链物流,食物的旅行更加快捷,人民舌尖上的美好生活也注定更加值得期待。
从田间地头的冷库,到长途跋涉的冷链物流车,还有被冷链赋能的预制菜,一个个鲜活的案例告诉我们,短板可变跳板,弱项也是潜力。“十四五”期间,我们还将进一步打通农产品流通大动脉,完善产区“最初一公里”产地流通设施,提升城市15分钟商圈“最后一公里”惠民工程。冷链物流的不断发展,将会让我们的餐桌更丰富,“菜篮子”更新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