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在周立波的故乡感悟文学的力量
http://www.CRNTT.com   2022-09-01 10:45:06


  中评社北京9月1日电/清溪村的梨树和柳树,在草坡、沟渠上落下一阵蓝色的浓荫,又被夏日正午的风吹远。正是荷月,清晨绽放的红荷,此时有些倦意,它们半合笑靥——让我想起《山乡巨变》里邓秀梅眼中的一些山乡女孩,并在她们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作家们来到一座老屋前:带院落的黑瓦土墙(刷上了白粉)木板房,湘赣乡间常见的民居,有些接近于山区的棚户、板寮,实在是太普通了。屋后是翠绿的竹林、香樟林,屋前有宽阔的晒坪,田里的庄稼已经两尺见深,连绵一片,青绿可人。更远处的资江,青山倒映在碧波里,被清浪涤荡、揉碎。

  1955年10月,周立波回到湖南益阳谢林岗镇清溪村,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扎根在16岁便离开的村庄。1957年年底完成了长篇小说《山乡巨变》,翌年在《人民文学》杂志分6期连载,并在作家出版社出版。周立波是个深具历史感的作家,他让笔下的故事发生在“历史进程”中,让文学见证土地革命、工业建设、农业生产合作社等重大事件,革命意志、农民情怀、艺术才能,渗透进他那带有南方“温柔”风格的小说中。这张书生的脸,清癯、白净、倔强,仿佛是一个三湘大地乡村教书先生模样——质朴、内省、不乏浪漫,还有一些蛮劲。

  从周立波故居出来,我站在晒坪边上一棵樟树下躲避日头。这个村,在我这个赣西人看来如此亲切,几乎与我家乡的小村庄别无二致。屋子中见到的农具,我在少年时代非常熟悉,站在幽暗的室内,看着墙上展览的照片——我感觉到,眼前这个人,与我并不生分。他的模样、气质、个头、张嘴大笑时唇角荡起的纹路,就像我小时遇到的很多人中的一个。这个村落,让我对《山乡巨变》中的场景有了更深的理解。为了写作这部小说,周立波在村里生活了将近两年,他是真正地进入生活的底部,而不是全凭记忆与想象——我想,以他对少年时代拥有的乡土记忆,他也完全可以描画出一个散发着浓郁湘中风情的山乡来,但不一定能写出时代的质感和气息——即,那历史进程中人的精神世界发生的微妙而深刻的变化。

  拨开周立波小说里控诉的叙事涟漪,我们看到一种欢欣意味弥漫在土改分到田地和合作化中农民的表情上。这也让我想起家乡曾有一个与周立波有些相似但又不同的人——甘祖昌。1957年,他辞去新疆军区后勤部部长的职务后,带着家人回到阔别20多年的江西省莲花县坊楼乡沿背村,从此开始了29年的“将军农民”生涯。在日后看到表现甘祖昌从将军到农民的影视剧、新闻作品中,我能够感受到他带领家乡农民改变贫困落后面貌产生的一种满足感。苦难生活对于今天的人们来说,是一种教育,但对于身处历史进程中的人们来说,他们当时经历的贫乏、艰难,与一种宏大历史进程的神圣感连接在一起,因此不仅仅是贫乏和苦难本身。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