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富裕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不能丢,丢了就不是社会主义。”“我们决不能允许贫富差距越来越大、穷者愈穷富者愈富,决不能在富的人和穷的人之间出现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科学社会主义的原则有多条,无论是无产阶级政党领导人民夺取政权后的目标指向,还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价值要求,抑或是进入共产主义社会的物质条件,都要求实现共同富裕。祗有坚持共同富裕的根本准则,才能避免“共同贫”“少数富、多数穷”两个错误方向,才能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变质、不变味,始终沿着科学社会主义的道路阔步前进。
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本质要求。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辟了一条不同于西方现代化模式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作为与西方不同的人类文明新形态,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以劳动创造幸福超越资本逻辑宰制、以共同富裕代替两极分化、以和平发展取代殖民掠夺。共同富裕作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本质要求和必然指向,揭露了披着选票外衣下被金元政治、政党利益裹挟的西方民主的虚伪性,冲破了西方社会以普世价值强行解读世界的窠臼,为人类实现现代化提供了新的选择。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是根本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社会主义本质特征和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深刻关联体现在,中国共产党深刻把握了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对共同富裕进行了一以贯之、坚持不懈的探索,领导中国人民开辟了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科学道路,形成了关于共同富裕的丰富理论与经验。新时代新征程走稳走好共同富裕之路,最为根本的是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共同富裕是中国共产党不懈追求的奋斗目标。“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初,就确立了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使命,带领中国人民为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创造美好生活、实现共同富裕进行了坚持不懈的奋斗。早在建党初期,李大钊就指出“社会主义是要富的,不是要穷的”;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党开展了“打土豪、分田地”的革命运动;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同志提出 “现在我们实行这么一种制度,这么一种计划,是可以一年一年走向更富更强的,一年一年可以看到更富更强些。而这个富,是共同的富,这个强,是共同的强,大家都有份”;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强调“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取得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性成就,提出了到2035年“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的远景目标,可以说,一部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史,就是一部党带领人民实现共同富裕的不懈奋斗史。
共同富裕是中国共产党站稳人民立场的必然要求。“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是来源于人民、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服务的政党,人民性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属性。共同富裕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始终秉承“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始终坚持“一切为人民、为了人民一切”的价值取向,始终恪守“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路线。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所说,“必须坚持人民至上,站稳人民立场、把握人民愿望、尊重人民创造、集中人民智慧”。
共同富裕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重要实践课题。“治国之道,富民为始。”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建立新中国后,不断深化对共同富裕的认识和实践,在不同发展阶段丰富和发展了关于共同富裕的思想理论。站在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要深化党领导人民治国理政实践的经验总结,把握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共同富裕诉求,着眼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这一远景目标,凝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更加充分彰显现代化“中国式”样态,更加充分展现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和制度优越性。
来源:羊城晚报 作者:王晓丽(华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黄元丰(华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广州大学讲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