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新一轮“蓝天保卫战”怎么打?
http://www.CRNTT.com   2022-12-06 17:23:31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我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进展成效,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中国7年内减少的空气污染与美国30年内减少的一样多。”日前,芝加哥大学发布的研究成果,也从侧面印证了中国大气污染治理取得的显着成效和对全球环境治理作出的突出贡献。

  “这得益于一系列政策的出台。”亚洲清洁空气中心中国区项目总监万薇表示,进入“十四五”,我国在“双碳”目标引领下,推动源头治理,减少重点领域的大气污染物和温室气体排放,在结构调整和优化方面政策力度大,协同控制成效初显。

  进入供暖季以来,北京市民发现,蓝天白云依旧常伴。去年,北京空气质量首次全面达标,空气质量优良天数288天,优良天数比率提高到78.9%,“北京蓝”成为常态,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评价为“北京奇迹”。

  2021年,北京的PM2.5平均浓度为33微克/立方米,相比2013年下降了近2/3。北京的重污染天数也从2013年的58天,降到了去年的8天。今年截至9月,重污染天气只有两天。

  北京的变化是中国空气质量变化的一个缩影。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乃至全国各地,空气质量都得到了显着改善。近10年来,全国74个重点城市PM2.5平均浓度下降了56%,也超过一半,重污染天数减少了87%;2021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重污染天数比2015年减少了51%。

  十年“蓝天保卫战”,四个“主战场”

  2012年被认为是这一切变化的起点。当年,原环保部(现生态环境部)修订《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随后,国务院先后颁布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我国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向大气污染宣战,开启了大气污染防治的“黄金十年”。

  回顾10年来这场“蓝天保卫战”,3个结构调整和重点地区防治是其中重要的“战场”。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