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5年2月23日 星期日
设为首页】【加入最爱】【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中评电讯 】 【打 印】 
“一带一路”项目成为中阿合作靓丽名片
http://www.CRNTT.com   2022-12-10 17:03:37


  中评社北京12月10日电/据新华网报道,从埃及新行政首都中央商务区到迪拜哈斯彦电站,从阿尔及利亚南北高速公路到卡塔尔世界杯主体育场,共建“一带一路”项目见证了中阿合作的累累硕果。

  树立中国形象的“精品展”

  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向建设中的“非洲第一高楼”,沉寂了一晚的埃及新行政首都中央商务区施工现场又热闹了起来。晏月平开完部门早会后,又开始了一天忙碌的安全巡查工作。

  今年26岁的晏月平是埃及新行政首都中央商务区项目承建方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埃及分公司(中建埃及)的一名安全工程师。该项目位于现首都开罗以东约50公里处,总占地面积约50.5万平方米,包含20个高层建筑单体及配套市政工程。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标志塔”项目,塔冠最高点385.8米,被誉为“非洲第一高楼”,也被埃及总理马德布利亲切地称为埃及的“新金字塔”。

  在项目工作一年多的时间里,晏月平见证了“非洲第一高楼”在沙漠中拔地而起的多个瞬间。作为安全工程师,他的职责是为“标志塔”里里外外“体检把脉”,保证它安全无恙地“成长”。每天从裙房到塔楼,他几乎走遍施工现场各个角落,对高处作业、大型设备、消防管控、临时用电等细致排查,纠正违章作业,排除安全隐患。

  许多像晏月平这样的中国建设者用高超的技术和辛勤的汗水为“一带一路”项目质量保驾护航,为中国在阿拉伯国家赢得声誉,使“中国建设”成为高质量的代名词。

  从阿尔及利亚首都阿尔及尔向南驱车约一小时,高耸的阿特拉斯山脉矗立眼前,一块写有“同一条路 同一个梦”的中法双语标志牌格外显眼。这里是由中国建筑集团有限公司(中建集团)承建的阿尔及利亚南北高速公路希法段——阿最长公路隧道和最长公路桥所在地。<nextpage>

  今年6月,突尼斯、尼日利亚等6个国家的交通及工程部长来到南北高速公路希法段观摩,称赞该路段为“无可比拟的精品工程”。

  出租车司机巴胡特经常载客行驶在这条连接麦迪亚和卜利达的宽阔而平坦的高速路上。对这条公路,他不吝溢美之词,尤其是4.8公里长的隧道更被他称为“艺术品”。希法段通车前,因路况不佳,从麦迪亚开车到卜利达需要一个半小时,冬季甚至要三个小时,通车后,通行时间大幅缩短至半小时。“一天能多跑好几趟,收入高多了!”巴胡特言谈间掩饰不住自己的开心。

  推动当地发展的“加速器”

  “一带一路”项目像一个个镶嵌在金丝带上的宝石,给当地民众带来惊喜的同时,也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

  中埃·泰达苏伊士经贸合作区(泰达合作区)是埃及综合环境最优、投资密度最大、单位产出最高的产业园区之一,迄今已形成新型建材、石油装备、高低压设备、机械制造四大主导产业集群,成功吸引130多家企业入驻,直接解决就业4000余人,相关产业带动就业约5万人。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