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险可以规避农民最担心的受产量、价格、灾情等因素影响导致收入减少的风险,起到了‘定心丸’作用。”唐启军说,“我国正处于向现代化农业发展的关键阶段,收入保险及订单农业的开展将有力推动我国农业高质量发展,以实际行动高效助力产业发展、农民富裕和乡村振兴。”
期货日报记者采访中了解到,在部分地区成功试行的基础上,大豆种植收入险投保主体范围继续扩大,幷根据不同地区的产量情况来约定不同的保险价格和保险责任水平,提高了农民参与种植收入保险的积极性。此外,种植收入保险保单还具有抵押物属性,农民可通过保单向银行申请抵押贷款进而解决融资难题。
“保险公司还将收购企业引入大豆收入保险项目,建立基差收购机制,对种植大豆进行保底收购订单保障,对收购企业的订单农业模式起到了促进作用。收购企业作为大豆收购方参与到项目中,为种植大豆的农户提供合同,提前确定收购农民的大豆,交易所按照一定的价格给予收购资金补贴。”毕慧说,对农户来说,与收购企业签订基差购销协议,通过基差订单模式销售,可以在收获之前确定销售价格,解决农户的后顾之忧。此模式不仅帮助农户解决了销售问题,而且更好地保障了农户利益,在订单收入增加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了农户的收入空间,使农户间接利用期货稳收增收成为可能。对收购企业而言,基差收购模式保证了企业大豆货源的稳定性,然后通过期货市场转移价格风险,有助于提高竞争力、增强客户黏性。“订单基差购销模式令收购企业与农户形成有机一体,在面对大豆市场波动中实现双赢。”
在上述受访人士看来,近些年,在国内期货交易所的积极推动下,“保险+期货”、场外期权、基差贸易等风险管理工具得到了快速应用和发展,使期货市场在农业风险管理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引导广大农户和涉农企业通过多种方式参与利用期货市场,有助于期货市场更好地发挥功能作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服务“三农”。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党的二十大报告将粮食安全摆在突出位置,明确提出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牢牢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和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伴随着大豆产业链各主体广泛运用期货等衍生工具,国内大豆产业必将在期货市场的护航下实现高质量发展,为夯实粮食安全根基作出积极贡献。”有大豆产业人士如是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