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社北京12月19日电/2022年即将收官,中国经济态势引人关注——
今年以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和多重超预期因素冲击,中国经济顶住压力,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3%,在上半年同比增长2.5%的基础上,持续巩固回升态势。
究竟如何看待中国经济?如何把握中国经济大势?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明确“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定位,指明中国经济发展的正确方向。
新时代新征程。读懂中国经济,把握中国经济发展大势,就必须以习近平经济思想为指导,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迎接更加壮阔的光明前程。
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中国经济正在以高质量发展的确定性来对冲前进路上的一切不确定性
一季度GDP同比增长4.8%,二季度同比增长0.4%,三季度同比增长3.9%……一条V型曲线,折射今年以来中国经济走过的不凡历程。
3月以来,具有强传染性的奥密克戎变异株波及多数省份,乌克兰局势复杂演变,中国经济持续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洞察国际国内大局大势,提出“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明确要求,始终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引领中国经济这艘大船沿着高质量发展航道破浪向前、行稳致远。
二季度前期经济明显下滑、后期扭转下滑态势,三季度总体恢复向好,四季度抓住窗口期推动经济进一步回稳向上……面对内外部阶段性、突发性因素冲击,中国经济在较短时间内实现恢复回升,展现出强大韧性和巨大潜力。
胸怀“国之大者”,把握“两个大局”。
12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分析研究2023年经济工作,强调“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
市场各方普遍预计,随着近期一系列有效措施的逐步有序推进落实,中国经济活力将会有效恢复、增速将会持续回升。
“总的来看,今年面对疫情等诸多超预期因素影响,GDP增速出现波动在所难免,要实事求是、理性对待,努力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为实现中国经济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奠定良好基础。”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教授盛松成说。
考量经济发展,GDP增速并非唯一标准。
GDP及其增速,常常用来衡量一个经济体的综合经济实力和水平。从经济学角度来看,作为数量指标的GDP,并未能全面反映经济活动的质量、效率以及所带来的民生福祉。
“不再简单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论英雄”“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速度再快一点,非不能也,而不为也”……
中国经济步入新时代,敏锐把握发展之变,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在实践中形成了习近平经济思想,系统回答了新时代中国经济“怎么看”“怎么干”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是新时代做好经济工作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破除“速度崇拜”“速度焦虑”,引领中国经济走向更加注重质量和效益的方向上来,这正是对历史与未来、中国和世界的深刻把握——
从世界主要经济体的发展历程看,决定一国竞争力的核心要素,不仅在于规模和体量,更在于是否有领先的科技、强大的制造业以及完善的制度体系。
有人曾提出“GDP的耐用度”这一概念,引导人们关注GDP的增加能否带来持续的效率。
有量无质的发展,必然是大而不强。
凝聚着对中国发展道路的接续思考和实践,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总书记强调:“新时代新阶段的发展必须贯彻新发展理念,必须是高质量发展。”
“新发展理念是关于发展的系统的理论体系,形成中国特色‘系统化的经济学说’。”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黄群慧说,开拓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新境界,实现高质量发展正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的系统性体现。
新时代的中国经济,迈上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之路——
2013年至2021年,中国GDP年均增长6.6%,高于同期世界2.6%和发展中经济体3.7%的平均增长水平。10年来,GDP从54万亿元增长到114万亿元,占世界经济比重升至18.5%,稳居世界第二。
2013年至2021年,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平均为38.6%;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比重提高到近30%,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却累计下降约34%;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
站在更高历史起点上,党的二十大报告对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作出战略部署,强调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中央改革办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穆虹表示,党的二十大报告把发展质量摆在更突出的位置,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各方面部署都体现了高质量发展的要求。
“衡量经济发展的关键在于GDP的含金量是多少,或者说经济增长是否能带来更多绝对量和更高质量的发展。”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总经济师陈文玲说。
挑战越多、困难越大,越彰显出坚持高质量发展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逻辑,中国经济也正在以高质量发展的确定性来对冲前进路上的一切不确定性。
以习近平经济思想为指引,高质量发展的确定性,在于将创新作为第一动力坚定不移。
今年9月底,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2022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显示,中国排名第11位,连续十年稳步提升,位居36个中高收入经济体之首。2013年起,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研发经费投入国。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中国空间站筑梦苍穹,载人航天取得新突破;中国大飞机C919取得型号合格证,全球首架正式交付;我国第三艘航空母舰福建舰正式下水亮相、运油-20飞机翱翔天宇……今年一系列重大科技成就彰显创新魅力,创新引擎成为经济稳定运行的关键支撑。
美国彭博社发表评论说,中国近十年来一直专注于通过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实现更高质量的增长,这些高技术领域正为中国经济创造更多更高的价值。
以习近平经济思想为指引,高质量发展的确定性,在于转型升级的方向坚定不移。
11月,我国新能源汽车月度产销再创新高,市场占有率达到33.8%。新能源汽车出口9.5万辆,同比增长1.5倍,成为拉动汽车出口的新动力。
从汽车进口大国到出口大国,折射中国制造业深刻嬗变。
制造大国加快转向制造强国,服务业稳居国民经济第一大产业,绿色成为经济发展的鲜亮底色,消费成为拉动经济第一大引擎,中国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十年砥砺,在新发展理念指引下,经济结构发生深刻转变,对中国经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以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为核心内容的“三新”经济,是反映经济发展新动能趋势的重要指标。2021年,我国“三新”经济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17.3%,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与此同时,我国经济发展新动能指数比2020年增长35.4%。
以习近平经济思想为指引,高质量发展的确定性,在于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定不移。
就业、收入、教育、医疗、环境……虽无法完整纳入GDP的统计范畴,但无一不与民生福祉密切相关。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一系列重大政策举措惠民生、纾民困、解民忧,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2012年至2021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实际增长6.6%,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基本医疗保险覆盖13.6亿人,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超10亿人,形成全球最大的社会保障网。
疫情暴发以来,中国持续把稳就业、稳物价、保民生作为必须守好的底线。尽管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稳就业政策持续发力,今年前11个月,城镇新增就业1145万人,完成1100万人的全年目标任务。全球通胀压力高企,中国物价形势保持总体稳定,前11个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2%。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提出的人类发展指数,以“预期寿命”“受教育年限”“人均国民总收入”等指标来衡量,更加侧重人们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获得感。2020年和2021年,全球人类发展指数连续两年出现有记录以来的下降,而2021年中国在这一指数的排行榜上较2019年提升了6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