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RCEP为区域经济发展带来新机遇
http://www.CRNTT.com   2022-12-27 08:08:47


   
  促进中国在区域内提升贸易地位
  
  文章指出,为顺利落地实施RCEP,中国商务部等6部门联合印发《关于高质量实施〈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的指导意见》,落实好协定服务贸易开放承诺与投资负面清单承诺,推动企业更好利用政策红利。
  
  2022年1月至10月,中国对14个RCEP成员国进出口同比增长8.4%。其中,首次通过RCEP建立起自由贸易联系的中日双边贸易发展迅速,1月至10月,日本向中国出口15.8万亿日元,较上年同期增长7.3%;从中国进口20.5万亿日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4.2%。中国对韩国进出口贸易首次超过对日本的进出口额,达3063亿美元,同比增长4.8%。东盟继续保持第一大贸易伙伴地位,占中国对外贸易总额的15.2%。1月至10月,中国对东盟进出口额7984亿美元,同比增长13.8%。其中,出口4639亿美元,同比增长20.5%;进口3345亿美元,同比增长5.6%。越南、马来西亚、印尼位列前三,进出口分别达1929亿美元、1655亿美元和1223亿美元。由于在东亚生产网络中形成的新三角贸易结构,中国作为价值链网络核心,与上下游国家形成了紧密的分工关系。成员国中,中国与越南贸易顺差最大,为492亿美元;中国与韩国的贸易逆差最大,为335亿美元。2022年1月至6月,中国实际使用外国直接投资1123.5亿美元,同比增长21.8%,其中来自RCEP伙伴外国直接投资114.5亿美元,同比增长15.7%。2022年1月至10月,韩国、日本对中国实际投资分别增长106.2%、36.8%。2022年上半年,中国对RCEP伙伴直接投资84.3亿美元,同比增长3.5%。
  
  RCEP生效后,中国企业积极借助丝绸之路国际博览会、进口博览会、东盟博览会等重点经贸展会的线上线下平台,积极开展与成员国企业之间的多领域多形式经贸合作。区域原产地累积规则让企业优化供应链,灵活进行产业布局,建立更精细更完善的产业链分工体系,降低最终产品的生产成本,推动区域价值链深度融合。海关总署数据显示,RCEP实施半年以来,中国出口企业申领RCEP原产地证书和开具原产地声明26.6万份、货值979亿元人民币,可享受进口国关税减让7.1亿元人民币,主要商品为服装及衣着附件、塑料及其制品、皮革制品等。RCEP项下享惠进口货值238.6亿元人民币,减让关税5.2亿元人民币,主要商品为钢铁、塑料及其制品、机械器具及其零件等。据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数据,2022年1月至9月,企业申领RCEP原产地证书10.86万份,货值50.03亿美元,可享受进口国关税减让0.75亿美元。此外,RCEP也为中国中小微外贸企业降低关税成本、抢占国际市场提供了制度平台,为对外贸易注入新的活力。今年上半年,中国中小微外贸企业出口RCEP区域收款量同比增长11.4%,向RCEP区域国家出口的中小微外贸企业数同比增长23.1%。未来随着机制日渐完善,中国在区域内贸易量将进一步上升。
  
  为中国经济持续增长提供新机遇
  
  文章认为,RCEP的生效意味着亚洲区域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进入了一个崭新阶段,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亚洲经贸合作机制内涵,其带来的巨大贸易创造效应和更高社会福利水平,为中国经济持续增长提供了新机遇。
  
  一是有助于重构区域价值链,维护产业链供应链安全。中日、日韩之间通过RCEP首次建立起自由贸易关系,中日韩在机械制造、汽车制造、光电设备制造等领域的合作,为三国在新技术、新能源等高端制造业的区域价值链合作奠定了基础。通过整合区域经贸规则特别是区域原产地累积规则,有助于中国同东盟等地区各国进一步加强区域价值链上的合作,稳定和扩大区域内中间产品贸易和投资活动,增强与RCEP伙伴的经济链接,缓解疫情带来的负面冲击以及贸易保护主义对区域产业链和供应链造成的风险。
  
  二是有助于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当前,中国对RCEP成员国的进出口贸易总额占总贸易额的30%,并将FTA(自由贸易协定)覆盖率提升至35%。RCEP涉及的领域不仅包括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投资,也包括高水平的电子商务、知识产权、竞争政策等现代化议题。特别是,RCEP将推动服务业在全球价值链中发挥更多链接作用,金融、物流、商务等生产性服务作为中间投入,全面参与第一、第二产业领域的生产制造,通过前向关联和后向关联提升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在推动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扩大就业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三是有助于提升“一带一路”机制化水平。RCEP规定的贸易与投资便利化政策措施有助于成员国之间确立更高水准的经贸制度框架,这些制度建设将成为中国参与“一带一路”机制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欠发达成员国凭借多阶段、分步骤的区域合作,将更好实现价值链融合,RCEP的经济外溢效应为亚洲区域包容性合作提供了最佳实践。
  
  四是有助于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一方面,RCEP通过构建制度型开放平台,优化对外贸易和投资布局,促进国内产业更充分参与国际国内市场竞争,为国民经济良性循环提供了有效支撑。另一方面,通过优化区域价值链分工体系,增强应对外部风险的定力,将发挥重要的稳定器作用。
  
  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走向深入
  
  文章强调,面对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中国要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高标准实施RCEP,充分释放RCEP红利。
  
  第一,不断优化服务体系,为更好利用RCEP提供制度保障。建立健全综合服务体系,开展、优化或整合自由贸易协定服务,为企业提供从关税优惠查询、原产地操作、通关便利化,到产业风险与安全预警以及商事仲裁等全方位综合服务。
  
  第二,激发中西部地区发展活力,推动区域经济均衡发展。依托自由贸易试验区先行先试RCEP经贸规则,为优化营商环境提供新动力。引导中西部地区将RCEP与经济发展战略以及建设规划相结合,依托地方经济、产业与区位资源等优势条件,加强与成员国之间经贸合作,以此带动经济发展。
  
  第三,改善区域综合发展环境,推动价值链分工体系重构。RCEP作为东亚区域经济合作发展进程中的重要成果,是东亚经济体为进一步强化区域经济链接,优化区域价值链而推动构建的制度规范,旨在改善区域综合发展环境。因此,要加快调整区域产业链布局,推动制造业产业链与创新链融合,高质量实施701条约束性义务并积极探索实施170条软性义务,进一步改善贸易投资环境,为技术创新提供生产要素和制度保障,激发微观企业的活力和动力,巩固和提高中国区域价值链核心地位,最终实现价值链分工体系的重构。
  
  第四,适时加速实施和升级谈判RCEP,赋予其持久生命力。适时加速实施和升级谈判RCEP,加快探索与成员国共同推动原产地电子联网、推进“经认证的经营者(AEO)”互认合作等,及时开展对投资者—国家争端解决机制(ISDS)、政府采购、电子商务等后续章节谈判,进一步升级数字贸易、知识产权、服务贸易等领域经贸规则,不断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走向深入,充分利用制度红利,持续提升中国经济总体效率和国际竞争力。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