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网评:谁也撼动不了春节
http://www.CRNTT.com   2023-01-26 15:25:26


 

  过年除了吃菜,还有很多对幸福生活顶礼膜拜的仪式。比如岁朝清供。岁朝,一岁之始,为了庆贺这个日子,古代的士子文人会将金石、书画、文玩等清雅物品置于案几上,晴窗坐对赏心悦目的器物,确实是过年一大乐事。不会做菜的我,却一向有这种小巧的心思,没有古董文玩,就到屋后捡几块掉下来的雕花的瓦当放在书桌上,因为上面有苔藓,古意苍苍,暗藏着生命的活力。

  大概是北宋开始有了岁朝图。一开始,宋徽宗画《芙蓉锦鸡图》,只是把冬天看不到的花卉禽鸟描绘出来,烘托过年的气氛。慢慢地,各种年俗和寓意都被加入岁朝图,画面风格也多种多样,甚至可以很泼辣。比如画上钟馗,明宪宗朱见深的《岁朝佳兆图》中就有手持如意的钟馗,正盯着向他飞过来的蝙蝠。这是“福在眼前”的意思,而旁边的小鬼还端着一盆柏树枝和柿子,寓意百事如意。我最喜欢的是清人金农的《岁朝图》,瓶中一枝梅花、几片天竹叶,篮中有柿子、香橼等,画面不仅充满尘世的清欢,也有着民间的祈愿,而且除了这些美好的物事,没有背景或其他衬托,就像现在手机的抠图功能一样,把杂物都抠出来扔掉了。

  乾隆皇帝的《开韶》也很好,松竹梅、冰裂纹花瓶、水仙、灵芝和水红萝卜济济一堂,这些花树、蔬果和器物自然各有象征,“开韶”二字更是意味着开启美好的年岁。据说乾隆皇帝不仅每年春节都亲自绘《岁朝图》,还要在画中题诗,并且给这些贺新岁的诗起了一个特别好的名字——“春帖子”,内容都是“吉语斐屏胜,仙芬喷盎梅”“万象一时新,濡毫庆早春”之类的吉祥庆贺之语。

  当然也会有意气消沉的“春帖子”。唐代诗人李谅过年时曾写诗寄给好朋友白居易和元稹:“首开三百六旬日,新知四十九年非。”起头就让我心里一凉,我好像也是这个年纪了呢,元稹的回复“去日渐加余日少,贺人虽闹故人稀”同样有点消沉了,而白居易虽然劝李谅“莫嗟一日日催人,且贵一年年入手”,但其实自己情绪也不高。所以这过年诗,还是要看乐观之人写的。比如刘禹锡,哪怕年事已高、被贬谪离乡,还是保持着一份通达:“渐入有年数,喜逢新岁来。震方天籁动,寅位帝车回。”带出来的氛围很不一样。或是李白的“律回春渐,新元肇启,烟火照夜白”,这永远的热血老男孩有一颗赤子之心。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