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网评:网络预约制,莫把老人拒之门外
http://www.CRNTT.com   2023-02-21 15:16:02


 
  要有效化解这一问题,首先要求我们不能低估老人群体所面临的“数字鸿沟”的普遍性。据国家卫健委数据,预计“十四五”时期,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总量将突破3亿,占比将超过20%。也就是说,差不多四个人中就有一位老人。假设这些老人中有一半非智能手机用户,那么这也是一个非常庞大的群体。因此,不应该再把对线上预约的“不适”只看作是一个边缘化问题。事实上,在老龄化不断加深的今天,我们推进线上化、数字化的过程中,必须要把“适老化”放在一个更加突出的位置。

  比如,一些面向全龄人群的公共场所,像医院、景区、政务服务中心等,就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设置一定的线下售票或咨询窗口,同时提供必要的人工引导服务。特别是一些需要预约的场所,还应该通过增设电话预约,或为特定群体预留门票、服务等方式,来尽可能减少对于非网络预约群体的不便。此外,一些景区,也可以考虑在更大范围对老人等群体实行免预约、门票等优惠政策。

  同时,也应该强化相关教育服务,帮助更多老人熟悉掌握网络预约方法。为此,一些社区服务可以将教老人使用智能手机,熟悉最基本的预约软件等纳入助老服务中去。当然,子女在这方面,也应该重视对父母的帮助。

  在当前各地打造“智慧城市”的大背景下,如何从技术层面降低老人群体的使用门槛,或者说增加城市对老年群体的包容性,也值得探索。像一些数字化基础设施、设备,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的研制,都有必要植入更多的“适老”理念,从而在技术上更“亲近”、“方便”老人。

  预约制和线上化,是大势所趋。但越是如此,越需要对“跟不上”的群体有更多人性化的照拂。这不是说要让数字技术的应用和网络预约制的推广慢下来,而是要在实施过程中,植入更多包容、友好、普惠的底色,人性化地满足不同人群的需要。老龄化加速到来,这件事,既关乎所有人的切身利益,也需要凝聚每个人的合力。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