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天津:乡村振兴 如何激发“一池春水”
http://www.CRNTT.com   2023-03-13 18:03:43


 
  “要根据各个区域的资源禀赋、经济基础、人文特点、生态环境选择有代表性的县,开展县域率先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示范区建设,及时总结经验和做法,带动其他县域逐步实现现代化。”齐成喜建议,制定率先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示范区建设配套政策。根据规划要求研究出台落实资金、劳动、税收、技术、数据、金融等配套政策,尽快形成农业稳产增效机制、农村稳定投入和提高效率的机制、农民持续提高文明程度和科技文化素质的机制。

  全国政协委员陈中红:破解人才土地资金难题 加快发展乡村新产业新业态

  乡村新产业新业态是进一步繁荣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抓手,也是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助力。通过调研,全国政协委员、宜垦(天津)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陈中红发现,当前,农村地区在不断涌现出新产业新业态的同时,在专业人才、土地政策、发展资金等方面仍存在短板,制约了乡村产业融合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

  针对专业人才短缺问题,陈中红建议,制定专门的乡村新产业新业态政策给予创业资金扶持,鼓励农村大学生返乡投身家乡新产业新业态的生态建设中;实施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计划,对有条件的文旅乡村民宿项目制定相对应的提升政策,引进知名成熟文旅品牌建立培训机制;在生态村增设旅游服务业学堂,由乡镇村牵头与文旅学校酒店联合,学习文旅服务业等知识,提升生态村全民服务意识,为和美乡村提质增效储备人力人才。

  就农村“土地”资源制约新产业新业态结构调整问题,陈中红建议,加快落实突破“点状用地”政策,利用“点状供地”盘活土地资产再利用,释放土地管理压力,回笼土地成本,增加财政收入,同时刺激项目投资者再投资的激情与意愿。

  “还要建立健全农业农村投融资机制,为乡村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提供资金保障。” 陈中红说,在保护农民利益的前提下,要积极鼓励引导社会资本投入农业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建设中,让资本下乡正常经营有稳定的政策保障。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