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创新智慧交通新业态新模式
http://www.CRNTT.com   2023-03-30 15:01:56


 
  合力破除制约因素

  随着智慧交通建设的加速推进,一些制约其发展的因素值得关注。翁孟勇表示,一方面,支撑智慧交通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依然需要不断攻关;另一方面,在推动智慧交通成果更好更快地落地转化上仍大有空间。

  具体来看,现阶段智慧交通建设成果仍以开放性为主,在大规模落地应用上缺乏规范与标准。与此同时,智慧交通在产业协同方面的潜力并未得到完全释放。

  如何让实验室的科研成果迅速转化成实践应用?百度智能交通首席科学家聂小建认为,推动智慧交通建设成果加速落地,有赖于对应用场景的不断创新。“如果建立了一个强大的数据底座,但只是将其用于数据汇集或进行通用型处理,缺乏对应用场景的考虑,那就没有达到转化的目的。”聂小建指出,数据的价值在于流动,需要与应用场景产生深层联系。

  目前,我国智慧交通在高速公路路况信息、紧急布防、信号灯等方面应用较多,还需向更加广泛的创新场景推广。以城市交通为例,在一些大中型城市,居民的进出城衔接并不顺畅,出行时往往要在区间交通上花费较长时间。对此,中交雄安投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岳平表示,可以从保证交通运营的弹性、打通地上地下两大空间、打造窄路密网等理念入手,打造相关场景,将静态交通与动态交通相衔接,从而实现“繁华不堵”。

  此外,良好的产业生态对智慧交通建设尤为重要。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张桂华认为,智慧交通细分领域众多,智能传感、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交叉融合,产学研一体化是智慧交通产业发展的必然选择。一方面要把人才作为支撑发展的第一资源,为智慧交通领域源源不断输送创新人才;另一方面要着力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融合深度发展,促进人才、技术等创新资源下沉一线,以新模式新产品新业态的培育,推动智慧交通高质量发展。

  “智慧交通发展的动力在应用,活力在市场。”翁孟勇表示,如今智慧交通已成为复合产业,涉及不同学科与产业之间的合作,下一步要加大协同效应,将智慧交通的生命力充分显现出来。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