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北京西城为文物找“管家”
http://www.CRNTT.com   2023-04-07 09:41:21


资料图(图片来源:新华社)
  中评社北京4月7日电/据光明日报报导,四月春暖,花满枝头。在遍地胡同的北京西城,有一条海派弄堂——泰安里。4月3日,作为西城区首批文物活化利用计划中首个中标项目,修缮一新的泰安里“变身”为泰安里文化艺术中心,正式对外开放。海派与京派在这里“握手言欢”。

  还原京城民国海派弄堂

  走在曾经的香厂新市区,一座极具老上海石库门风格的建筑屹立街角。“泰安里文化艺术中心”几个大字悬于墙面上,灰白相间的外立面乾净有序,石库门、老虎窗被深度还原。弄堂长约70米的小道,把6座小楼分为两排,小道上点缀着绿植和装饰石材,两边的咖啡厅、剧本社、小酒馆,构成一条既有历史沧桑感又有现代艺术气息的小街。春日的阳光透过斑驳的树影照下来,一路走一路看,仿佛置身于千里之外的大上海。

  西城区虎坊桥至天桥一带曾是民国初年香厂新市区的所在地。地处其中的泰安里,建于1915年至1918年间,其建筑形式独特,是仿上海的里弄式格局,由两排六座带内天井的二层围楼组成,突破了北京城市四合院的建筑形式,是民国时期建筑主动西化的代表。

  据《宣南鸿雪图志》记载,泰安里最初是达官贵人的聚集之地。后来由于民国政府南迁、经济萧条以及自身商业定位失准等,香厂新市区逐步衰落,泰安里也逐渐衰落而变成居民住宅。

  2009年,西城区政府启动泰安里腾退工作,2018年完成腾退,2019年修缮竣工。2021年,泰安里被公布为北京市级文保单位。2020年,西城区首批文物建筑活化利用计划对外发布,拟优选社会力量对包括新市区泰安里在内的7处腾退文物建筑进行活化利用。2021年,西城6处文物建筑活化利用方案确定,新市区泰安里计划用于建设泰安里文化艺术中心。

  如今,焕然一新的泰安里成为当地的地标建筑,与南边著名的天桥地区相映成趣。

  西城区文旅局局长靳真说:“文物建筑的活化利用方向,重点要考虑与文物建筑的历史文化内涵相契合,与所在街区的功能定位相匹配,还要考虑补充街区公共文化服务短板。泰安里的定位是文化艺术展示和交流平台,符合天桥演艺区的整体功能。”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