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浅析中美台对“台独”的认知与立场
http://www.CRNTT.com   2023-08-02 00:13:43


 
  而近年在台湾政坛表现“中规中矩”的赖清德,就“台独”也大谈起所谓“台湾共识”。2022年11月,他在帛琉访问时,针对自己说过的“务实的台独工作者”,第一次加以诠释。他竟给“台独”涂上现代意义色彩,提出“台湾独立,其实是指台湾不属于中国的一部分,这是台湾的共识”。在这里赖清德玩弄起自欺欺人的花招。众人皆知台湾自古以来就属于中国的一部分,哪里还会存在“台湾不属于中国的一部分”的伪命题?! 

  回想2018年赖清德在“立法院”公开答询时,自称是“务实台独工作者”。当时引发不少质疑。但2019年3月参与党内“总统”初选,赖就一味解释,“务实面”反映在“台湾已经是个主权独立的国家,名字叫中华民国,与中国互不隶属,不必另外宣布台湾独立”。这与他此番说“台独其实是指台湾不属于中国的一部分”,概念吻合。

  蔡赖两人“台独”的大架构虽一样,但蔡、赖的论述仍有区别。最大的区别就在于蔡的谜面是“中华民国”,谜底是“台独”。而赖将谜面与谜底来个颠倒,但只剩新谜面,并无新谜底。有别于蔡英文近年来着重于重新定义“中华民国”,鲜少直接提及“台独”。而赖清德强调重新定义“台独”。尽管赖清德尽力消“独”,但光是“台独”字眼出现,就足以引发多方疑虑。最直接的质疑将会是,如果赖认为“务实的台独工作”不是宣布“台独”,那他鼓吹的“台独工作”究竟是做什么?当“台独”只剩空壳,年轻世代“天然独”与深绿族群是否买帐?这更坐实了蓝营长期以来的讥讽,民进党的“台独”只是用来骗选票,只能说,不能做。有别于过去绿营政治领袖的遮掩包装,赖清德是第一位明确表态自己是“台独”的政治人物,而且是在“立法院”公开表过态。更令人惊讶的是,他目前是党内初选争抢“大选”资格不二的竞争者,并“甚有把握”直冲“总统”宝座,其冲击力与影响力自然不能等闲视之。而此后这一切更成为他无法回避的政治烙印。

  未来面对各种新的变化,当赖清德确认能在民进党内当家做主时,才会真正提出属于自己的“台独”理念与路线。九合一选后,民进党内权力结构必然有大调整,后蔡时期赖清德的角色更受瞩目。紧接而来的“总统大选”,从两岸到国际再到台湾,这才是对“务实的台独工作者”的终极挑战。

  四、拜登政府对“台独”的认知与立场

  过去10年,尽管美国政府发生三次政党轮替,但从大战略上抽身中东、转向东亚却是不可逆转的趋势。两岸关系一步步从当时的互信发展,演变到今天的濒临破裂,本质上是美国对中战略、全球战略转向的必然。而拜登政府对“台独”的认知与立场,与前任特朗普政府相比,唯一的不同是前者往往只做不说,而后者则是又说又做。

  2022年5月5日,美国国务院在没有任何前兆的前提下,突然在其官网更换了对于“美台关系”的表述,去掉了“美国不支持台独”、“台湾是中国一部分”等两处重要内容,替换为“基于所谓台湾关系法、中美三个联合公报、对台六项保证的长期‘一中政策’”。美国国务院有关人士及“在台协会”在回应台媒相关询问时,辩称“美国的‘一中政策’没有改变”。有大陆学者指出,这是美国涉台立场的一次大“倒退”。后经中国政府的一再抗议、交涉,该官网虽勉强恢复了“不支持台独”的表述,但“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的段落坚持不予恢复。如此行径则是赤裸裸地践踏了中美三个联合公报,尤其是违反了中美建交最根本原则。

  利用G20机会,在印尼巴厘岛举行的首次面对面的习拜会上,拜登信誓旦旦指出,一个稳定和发展的中国符合美国和世界的利益。美国不寻求“新冷战”,不支持“台湾独立”,也不支持“两个中国”“一中一台”,无意同中国发生冲突。这次习拜会与以往几次视频习拜会相比,美国政府针对“台独”的认知与立场,仅仅多了一句“不支持‘两个中国’‘一中一台’”。人们有理由质疑拜登做得到吗?

  事实证实了人们的质疑。2022年12月23日,拜登已正式签署美国2023财年国防授权法案。该法案将涉台计画写入其中,欲在5年内向台湾地区提供100亿美元的军事援助,和20亿美元的军事贷款,并表示会加速对台军售的计画。拜登说的是一套,做的又是另一套。这就是他常常玩弄的把戏。

  五、不同认知导致双边不同立场与复杂关系

  1.中美之间:

  首先北京一向认为,美台高层次政治互动等同于拜登政府“支持台独”。如这两年美国朝野议员团访台会见蔡英文。尽管团员并非华盛顿行政官员,但这种团组毫无疑问属于官方性质。其次北京指出,美方有意为台湾“正名”的动作也属于“支持台独”。如美方有意对台湾“驻美代表处”更名;立法要求“地图正确标示台湾”等。这些都属美方向台方发出的错误信号。另外北京认为,“印太战略”是“亚太版北约”。台湾以任何形式参与都是无法接受的。拿习近平在与拜登会谈时曾说过的话,(这一举动)可能会给中美关系带来“颠覆性影响”。

  2.两岸之间:

  “一个中国”原则基本涵义起始于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政府公告》。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以后,中国推出逐渐构成,并被全球近200个国家所认同的涉台对外版的三段论,即“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代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

  “一个中国”原则形成之后,大陆方面考虑到在两岸统一之前,处理两岸关系事务、两岸协商谈判所需,于1998年1月26日,推出涉台版三段论,即 “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就是坚持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中国的主权与领土完整不能分割”。在此一中原则的基础上,2008年8月,又进一步提出涉台深化版的一中原则,即“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中国的主权与领土完整不容分割”。

  中国大陆先后发表的涉台对外版的三段论以及涉台深化版的三段论,旗帜鲜明,立场坚定,是反对、反击、反制“台独”的有力武器。而与此相反,蔡英文在李登辉去世后,彻底继承李的衣钵,祭出蔡英文版本的“新两国论”。这份“政治宣言”直接点出“两个中国互不隶属”;而与李登辉的最大区别是,李为迷惑舆论,在“两国论”前还特意加上两个字“特殊”。蔡英文则赤裸裸地亮出“两中互不隶属”的政治底牌,发誓要与大陆赌一把。

  “新两国论”被列入民进党大内宣的范畴,而将“中华民国台湾论”作为大外宣,推到国际范畴,四处兜售“新台独”,与“一个中国”原则对着干。

  3.美台之间:

  拜登大打“台湾牌”,主要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想方设法提升台湾的政治军事地位。如上所述,美国无预警更改删除国务院网站涉台重要原则表述;由美国主办的全球“民主峰会”邀请台湾与会;正在评估驻美“台北经济文化代表处”改为“台湾代表处”;美国众议院通过2022财年“年度综合支出法案”。该法案规定:“任何美国政府出资制作、采购、展示的地图中不得将台湾岛视为中国大陆的领土,不能用相同颜色来标注台湾岛与中国大陆”;推动民进党当局购买美国的不对称武器,如海岸防空导弹、无人机等,以有效应对所谓“大陆军事威胁”等。

  二是挺台扩大“国际活动空间”。如美国在联合国要求给台湾“参与活动”的地位;美国国务卿布林肯甚至对外声称,美国会支持台湾进入联合国系统;美国众议院以法案的形式,呼吁国务院提交计画,帮助台湾恢复在世界卫生大会(WHA)的观察员地位等。

  美国把中国作为最大的竞争对手,而台湾问题又是美国遏制中国的主要手段。推动台湾问题国际化,就是刻意在国际社会制造两岸“一中一台”假象。以此引起更多国家的关注,从而形成对大陆强大的政治压力,阻止大陆收复台湾,增加中国统一的难度。

  六、思考与建言

  在中国实现完全统一的进程中,必须充分瞭解中美台对“台独”迥异的认知与立场,以免对解决台湾问题产生误知误判误解。

  1.目前美国竭尽全力强推“以台制华”的“新台独”,硬的一手即极力加强对台军售,使台岛变为“刺猬岛”“军火岛”;同时又不时甩出软的一手,其主要手段重在推动台湾问题国际化。但同样是力促台湾问题国际化,与以往历届美国政府不同的是,拜登更着意在“价值观”上大做文章。在政治层面打着“民主”的旗号,认为台湾推行的是“民主政治”,和美国等西方国家价值观相符合。为保护台湾“民主体制”,必须支持台湾享有参与国际组织活动的“权利”。

  在此必须强调的是,“民主”与“统一”决不能混为一谈。这方面的说理需要化费更多的力气,要让国际社会看得懂、听得进。

  2.当前民进党当局推行的“台独”,包括传统“台独”与各种催生的“新台独”,万变不离其宗,都是要将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对于不管以什么形式出现的“新台独”,只要一露头,就必须要打;但打要讲究策略,一不要犯“左”,把不是“台独”的也统统上纲上线,误当成“台独”来打。二不要简单粗暴,要让台胞能够理解,口服心服。

  3.大陆与民进党围绕“台独”的斗争,未来可能更为激烈。我们对赖清德不可抱有任何幻想。祖国统一的时、势、义始终在大陆这一边。我们坚信有足够的底气完成国家统一大业,越是困难越向前。

  (全文刊载于《中国评论》月刊2023年6月号,总第306期)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