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 提升经济安全水平
http://www.CRNTT.com   2023-06-15 08:13:46


 
  补齐短板 改造产业基础领域的薄弱环节

  文章分析,在产业链供应链的链条上,产业基础能力,具体体现为关键性的基础材料、核心基础零部件、先进的基础工艺等,其直接决定了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这是产业链供应链的关键环节、关键因素,牵一发而动全身,一旦受到外来因素冲击,最易引发产业链供应链的断裂。因此,必须加强产业链供应链,特别是重要产业链供应链专用材料的供给,增强自给保障能力,实现基础材料、基础元器件和零部件等的产业化发展、规模化发展,促进基础材料、核心基础零部件的换代升级,保证产业链供应链上原材料、关键零部件或元器件的稳定供应。要提升基础工艺水平,加强先进制造工艺的锤炼,增强产业链供应链产品的可靠性、性能一致性和稳定性。要支持具有科研优势的企业与研究机构、高等院校进行合作,开展技术攻关,促使先进基础工艺在全产业链供应链广泛应用,建成支撑作用强、布局合理的重点产业链供应链技术基础服务平台。要锚定受制于国际市场、国外企业的“卡脖子”技术,开展关键技术、核心技术的攻关,补齐链条短板。可推动实施“重点产业链供应链产业基础再造专项行动工程”,消解基础领域弱项,筑牢重点产业链供应链基础,降低重要产业链供应链上下游的断链风险。

  深化开放合作 加快要素市场化改革

  文章称,要素市场化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生产成本。一般情况下,要素市场化程度低的地区生产比较优势被削弱,生产要素活力难以充分释放,企业生产成本会偏高,可能引发产业链供应链上的企业外迁,从而削弱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因此,要优化产业企业发展的政策环境、制度环境和竞争环境,破除生产要素的制约因素,打破行政垄断,畅通经济循环,做好大宗商品、原材料保供稳价。要打造重点领域全产业链竞争优势,实施重点产业链供应链上产业与企业的协作生产、协作研发、协作运营,创建大协同生态联合体,依托领军企业、龙头企业、冠军企业保链稳链,强化产业链供应链的自主可控性。要鼓励出口型企业根据国内国际市场需求进行战略调整,扩大内销份额,并将国内市场作为推动生产销售专业化、专门化的主要驱动力。要支持跨境电商发展,鼓励外资企业在先进制造和高技术领域进行投资,实行产业链供应链向外拓展延伸。要支持外资研发中心创新发展,用好各类多边贸易机制,推进实施RCEP等国际贸易协定,打造互利互惠、共生共赢的产业链供应链国际合作体系。

  建立产业链供应链风险监测体系

  文章认为,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是相对的,链条的变化或局部性的变化则是绝对的。经济活动中的诸多不确定因素都可能冲击产业链供应链,影响其运行,甚至改变其结构。因此,要强化断链风险意识,建立风险研判机制,加强产业链供应链风险预警预报,提升精准处置断链问题的能力。

  要通过信息网络不断获取各类资讯和数据,及时将各种资源集成共享,达到对市场需求做出快速反应,降低生产运营风险,增强应变能力。要优化重点产业的产供销体系结构,加强现货市场、期货市场监管,及时进行研判、及时发现风险,及时进行处置,防患于未然。要动态调整阻滞产业链供应链稳定运行的产业准入标准、规范,放宽“长板”领域的市场准入门槛,通过金融、财政、税收、产业等配套制度改革,扩大投资主体,降低社会交易成本。要建立核心企业和行业的数字档案,推动市场信息共享共用,跟踪监测核心企业发展动态,统筹解决核心企业重大项目对人、财、物的需求,为产业链供应链上的核心企业进行实时服务。特别要加大对核心企业财政融资和政策性融资的支持力度,切实解决核心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保证为其服务的项目工程的落地和实施,实现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运行。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