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 
如何让更多青年科学家“挑大梁”
http://www.CRNTT.com   2023-07-17 11:22:55


 
  推动试点的过程中,政策制定团队“一对一”深入试点单位调研,与科研一线人员座谈交流,瞭解人才评价工作的实际情况、存在问题和意见建议,与各单位共同分析试点推进中的问题、研究完善具体实施方案。

  这个过程中,李园发现不少科研人员呼吁加快建立符合科研活动规律和单位实际的评价体系,面对正在推行的分类评价改革试点,大部分从事工程技术研究、技术支撑保障的科研人员表示很期待,有的甚至在座谈中认为“我们这些科研岗位将迎来春天”。

  青年科学家、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研究员杨燕初对此也深有感触。

  “做基础研究不是短时间就能一蹴而就的,还是要给年轻人时间去积淀。人才晋升、评价体系方面如果能够更加科学,比如制定一个相对长周期的评价体系,这样,青年人才就能更好履行国家队的使命。”杨燕初说。

  他也注意到,在国外或行业内获得认可的青年人才,进入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后,可以获得同样的认可,同时,他们也能优先获得研究生指导教师资格,这对青年人才来说“是很大的支持”。

  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系统的研究员刘真,就是因为体细胞克隆猴的这一重大突出成果,直接从博士后晋升为研究员的,如今他也是团上海市委的兼职副书记。他的经历,正是因为中国科学院脑智卓越中心出台了畅通青年人才成长成才的一系列政策,才打破了传统的必须有海外任职经历这一限制。

  用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人力资源部主任胡嘉的话说,只要是“成绩优秀,特别突出”的青年科技人才,通过学术委员会的评审,就可以相应放宽任职的年限。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