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网评:满嘴都是野史?不该拿野导没办法
http://www.CRNTT.com   2023-08-11 14:00:48


  中评社北京8月11日电/网评:满嘴都是野史?不该拿野导没办法

  来源:红网 作者:孔德淇

  “花钱在网上找了个讲解员,讲的都是野史”“讲解老师把云纹铜禁的出土时间都介绍错了,场面相当尴尬”……今年暑期,全国各地的博物馆迎来了游客高峰,人们渴望透过参观游览,深入瞭解珍贵文物背后的历史故事。然而,一些来历不明的“野导”却给这一体验蒙上了阴影。他们不仅讲解内容漏洞百出,还将野史当作正史,混杂着功利内容和低俗段子,污染着观众的认知。(8月10日 《城市导报》)

  踏上一段旅途,游客期望能够在放松身心的同时开拓视野。一味机械地照本宣科,讲解介绍枯燥乏味,游客的体验和参与度必然受到影响。为了活跃气氛,一些讲解人员练就了编段子、抖包袱的本事,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游览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然而,这些打诨插科的段子和包袱,充其量只是参观的“调味品”,而不能成为主要内容。倘若导游以故弄玄虚的故事和胡编乱造的奇谈,随意讲解、故意曲解,消解历史和文化的厚重,那么整个游览过程就会偏离正轨。游客们或许会听得热闹,但旅游质量却会大打折扣。而任由导游戏谑历史,也只会破坏展馆的声誉,降低参观的品质,难以唤起游客对历史的尊重、认同和敬畏之情。

  眼下,讲解乱象层出不穷,博物馆难辞其责。监管不到位,没有及时制定相关管理办法,对社会讲解工作进行规范,这是其中一个主要原因。不对这一问题加以重视,势必会降低博物馆的文化品位,我们绝不能对此掉以轻心。

  作为文化和历史的守护者,博物馆有责任确保游客能够获得真实而准确的信息,应当及时叫停现存的“歪曲史实”“戏说历史”的社会讲解行为,以避免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许多博物馆已出台规定,明确“不允许社会人士在馆内展厅组织开展讲解活动”,以防止博物馆内游览的混乱,以及“野导游”传播错误的历史信息。

  除了限制外部人士组织讲解活动,博物馆还需要加强自身的讲解力量,培养一支专业水平高、历史文化素养深厚的讲解团队,要求其对所展示的文物和艺术品的历史背景、文化内涵以及相关故事有深入瞭解,同时具备良好的沟通和表达能力,能够以生动活泼的方式传达复杂的历史知识,确保游客们获得准确、丰富、生动的文化体验。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