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社北京8月27日电/7月24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在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时作出明确判断,“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尽管外部环境复杂严峻,但我国经济展现出抵御短期波动、赢得长远发展的潜力和活力、韧性和后劲。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二大消费市场、制造业第一大国、货物贸易第一大国、服务贸易第二大国、外汇储备第一大国的地位继续巩固。本期特邀专家围绕相关问题进行研讨。
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
如何理解当前经济形势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
张俊伟(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研究员):国家统计局8月15日发布的数据显示,尽管7月份部分经济指标增速比上月有所放缓,但总体来看,生产需求保持平稳增长,就业物价总体稳定,产业升级稳步推进,民生保障有力有效,国民经济持续恢复,发展质量稳步提升,总体延续向好态势。
今年以来,各地区各部门更好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国民经济持续恢复、总体回升向好,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产业升级厚积薄发,粮食能源安全得到有效保障,社会大局保持稳定,为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打下了良好基础。也应看到,当前经济运行面临新的困难挑战,主要是国内需求不足,一些企业经营困难,重点领域风险隐患较多,外部环境复杂严峻。
7月24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疫情防控平稳转段后,经济恢复是一个波浪式发展、曲折式前进的过程”“我国经济具有巨大的发展韧性和潜力,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上述论断为科学把握当前经济形势、做好今后一段时期的经济工作提供了行动指南。
从1998年扩大内需应对东南亚金融危机,到2008年实施“四万亿”投资计划应对世界金融危机冲击,再到2015年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应对“三期叠加”,我国经受住了来自政治、经济、意识形态、自然界等方面的风险挑战考验。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采取一系列战略性举措,推进一系列变革性实践,实现一系列突破性进展,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推动我国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当前面对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虽有诸多困难,但更要看到有利因素,我们有能力破解经济运行中的深层次矛盾,有信心保持对经济长期增长的乐观预期,从而支撑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
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所提供的政治基础、组织保障和正确发展方向。党的十九大以来的五年,是极不寻常、极不平凡的五年。党中央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召开七次全会,分别就宪法修改,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制定“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全面总结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等重大问题作出决定和决议,就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作出重大战略部署。党的二十大报告系统阐述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为党和人民指明前进的方向。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有效应对严峻复杂的国际形势和接踵而至的巨大风险挑战,以奋发有为的精神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推向前进。
二是经济动力转换取得显着成效,新增长动力强劲。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采取一系列措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施“中国制造2025”、出台系列政策支持互联网+、人工智能、新型基础设施发展;深化“放管服”改革,为创新创业创造良好外部环境。积极推进科技体制改革,新型举国体制已具雏形,对于我国更有效统筹相关资源、有效缓解国外技术“卡脖子”,并在激烈的国际科技经济竞争中抢占制高点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我国人口总量已达峰值,但劳动年龄人口仍维持在高位,加上高素质人才数量持续快速增加,人口红利仍然存在。与此同时,我国科技研发投入呈快速增长态势,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人员全时当量、专利申请数量已连续多年位居世界首位,重大科技突破大量涌现,在量子计算、人工智能、航空航天等领域已跻身世界第一梯队,在推动增长动力转换、建设创新型国家方面取得明显成效。
三是经济韧性强、回旋余地大,有效化解外部冲击。从需求角度看,我国有14亿人口,人均GDP超1.2万美元,市场规模庞大。从供给角度看,我国制造业规模稳居世界第一,有220多种主要工业品产量位居世界首位;产业体系十分完整,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所列全部工业门类。这就使我国在面对外部冲击时拥有广阔回旋空间,当国际市场销售不畅时可以转向国内市场,国外供给遇阻时可以通过发展产品替代缓解供给瓶颈等。
四是对三重压力的认识持续深化,应对措施快速优化升级。党中央围绕稳定经济运行大盘做了大量工作,积累了丰富经验,全社会对三重压力及其深层次矛盾的认识更加充分,相关的政策讨论也更加深入。在此基础上,7月24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更加重视逆周期调节力度、更加重视化解重点领域风险、更加重视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更加重视全面坚持“两个毫不动摇”等。目前这些措施正在落地见效,将转化为稳定我国经济运行的强大力量。
当前经济运行不存在通缩
价格阶段性处于低位,是否意味着中国经济出现通货紧缩?
黄国平(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数字金融与治理研究中心主任):受国内能源价格降低、居民消费物价总体回落、汽车行业降价促销以及输入性、周期性、上年同期高基数等因素影响,7月份,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下跌0.3%,生产者价格指数(PPI)同比下跌4.4%,引发对我国经济前景担忧,甚至有声音认为中国经济陷入通货紧缩。笔者认为,当前中国经济不存在通缩,下阶段也不会出现通缩。
所谓通货紧缩,是与通货膨胀相对的概念,指的是价格普遍下降,致使家庭和社会资产减值,债务人负债事实增加,从而导致经济进入衰退通道,最终造成经济瘫痪。显然,我国经济增长成果与事实明显异于通货紧缩界定的典型特征,经济与社会发展依然呈现稳中向好的高质量发展态势。
从整个经济运行的情况看,经济运行整体上在恢复,从货币条件看,广义货币增长、市场流动性总体充裕。从价格看,7月份CPI同比有所下降,主要是由于以下因素。
一是食品价格由上涨转为下降。7月份食品价格同比下降1.7%,上月为上涨2.3%,影响CPI下降0.3个百分点。其中猪肉价格下降26%,降幅比上月扩大18.8个百分点。
二是上年同期的基数较高。上年7月份CPI同比上涨2.7%,涨幅比上年6月份扩大0.2个百分点,这些是影响CPI同比转降的主要因素。尽管7月份CPI同比转降,但是从环比来看是由降转涨,为今年连续5个月环比下降之后的首次上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