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增强公共服务均衡性和可及性
http://www.CRNTT.com   2023-09-04 08:47:48


 
  探索增强公共服务均衡性和可及性的有效路径

  文章提出,增强公共服务均衡性和可及性,以加强制度供给为先决条件,以优化基本公共服务、普惠性非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为核心内容,以构建多元供给格局为关键环节,以完善基层供给网络为重点任务,统筹协调予以推进。
  加强公共服务制度供给。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以户籍制度改革为突破口,以消除附著于城乡、区域、身份差别之上的公共服务差异为目标,持续推动公共服务制度改革并不断取得新进展。但制度惯性与制度空白仍不同程度存在,亟须聚焦新发展阶段的新挑战、新问题、新需求,为增强公共服务均衡性和可及性提供保障。一方面,树立前瞻意识,优化人民群众参与公共服务制度设计、执行、评估的渠道,聚力打破公共服务共建共享的制度壁垒,建设更加公平高效的中国特色公共服务制度。另一方面,把握权责对等、权利保障的关键点,着力解决公共服务制度空缺、滞后等问题,加快形成基本公共服务和普惠性非基本公共服务各方面全领域衔接配套、集成完备的制度体系。

  优化基本公共服务、普惠性非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新时代以来,中国公共服务供给取得历史性成就,但基本公共服务在城乡、区域、人群间仍有差距,非基本公共服务供需矛盾还较为突出、普惠性难以充分实现。增强公共服务均衡性和可及性应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持续促进公共服务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有效提升。为此,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应侧重提质增效、均等可及,统筹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财政承受能力,动态调整服务标准,促进服务资源向基层延伸、向农村覆盖、向边远地区和生活困难群众倾斜,加快补齐短板、强化弱项、提升质量。普惠性非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应侧重提质扩容、均衡可及,支持社会力量扩大养老、托育、教育、医疗等重点领域的普惠性规范性供给,综合服务半径、服务人口、资源承载能力以及人民群众实际需求科学配置优质服务资源,推动普惠性非基本公共服务有得用、用得起、用得到、用得好。

  构建公共服务多元供给格局。“十二五”和“十三五”时期,国家公共服务供给目标集中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强调中央政府责任和中央转移支付支持。随着“十四五”时期普惠性非基本公共服务被纳入重点领域,增强公共服务均衡性和可及性的提出,公共服务供给主体的多元化成为必然。这在客观上要求打造“政府保基本、社企同参与”的公共服务多元供给格局。为此,应划清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中政府、市场、社会的职责界限,强化政府保障供给数量和质量的主导责任,创新财政兜底的常态化供给方式,引导市场主体、公益性社会组织以及公民补充供给。更好发挥市场在普惠性非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中的资源配置优势,进一步放开相关领域的市场准入,加强政府监管和财政支持力度,不断增强普惠性非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合力。

  完善城乡基层公共服务供给网络。城乡基层是距离人民群众最近的地方,也是公共服务需求最为集中的场域。以往,由于与公共服务事权相匹配的财权财力以及人员管理权限上收,基层公共服务供给“乏力”。新时代增强公共服务均衡性可及性需以公共服务下沉为重心,打造以乡镇(街道)为中心、辐射村(社区)和村民小组(小区)、遍及城乡的基层公共服务供给网络。具体来说,要明确乡镇(街道)范围内公共服务供给主体的职责,厘清中央和地方尤其是县乡政府之间公共服务事权和支出责任,从县乡行政机构设置、财政体制改革、人员变动管理等方面,促进各类资源要素合理分配,支撑基层公共服务供给网络建立与运行。发挥人民群众主观能动性,探索决策共谋、发展共建、建设共管、效果共评、成果共享的“共同缔造”模式,使公共服务供给立足基层场域、着眼群众需求,激发基层公共服务供给网络建设的内生动力。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