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人口红利转变的新特征
http://www.CRNTT.com   2023-09-12 07:56:40


 
  配置型人口红利不断提升

  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过程中,人口在地区和产业之间的流动呈现出配置型人口机会,由于中国式现代化具有“人随产动”的禀赋特征,人口在地区之间的流动归根到底还是受到产业差异的牵引。进一步地,就人口流动的经济推动力而言,人口流动在本质上是劳动力在产业之间的流动和配置。可通过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加强产生配置维度的经济增长效应,收获配置型人口红利。

  配置型人口红利的作用路径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人口在经济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之间的流动过程是配置型人口红利发生作用的表路径,主要表现为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互动,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互动,以及城镇地区和乡村地区的互动。中国从“乡土中国”转向“迁徙中国”的人口流动形态已经得到历史探索和国情现实的确认,未来中国还将长期保持流动迁徙的人口空间运动特征,人口城镇化水平持续大幅提升,即便经历人口负增长,城镇人口规模还将持续扩大,并在沿江、沿海和铁路沿线地区集聚。另一方面,劳动力在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之间的流动过程,是配置型人口红利发生作用的内路径,内路径的更深层次还表现为劳动力在产业内部的配置层面。中国开发配置型人口红利的经验表明,东部发达省份是过去收获配置型人口红利的先行军,大部分的中西部省份是未来激活配置型人口红利的后生力量。从现行政策而言,国家层面高度重视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工作,各部门陆续启动配套工程、设置具体发展指标,这些行动实践正是深入开发第一产业配置型人口红利的体现;中央层面高度重视中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依托共建“一带一路”,建设连贯东中西、连接南北方的对外经济走廊,为新时期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提供了重要的国际国内市场空间,为中西部省份顺利成为未来激活中国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配置型人口红利的后生力量夯实基础。实现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是各国现代化的共同抓手,未来中国亦将通过更加优化的人口发展战略,尤其是劳动力流动配置,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加快中国式现代化的推进步伐。

  来源:北京日报  作者:金牛、原新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