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黄建新:艺术创作要有主流、温情和匠心
http://www.CRNTT.com   2023-09-18 00:29:08


北京电影家协会主席、著名导演、监制黄建新(中评社 海涵摄)
  中评社北京9月18日电(记者 海涵)北京电影家协会主席,著名导演、监制黄建新15日在北京文化论坛“以文化人:文艺价值与社会生活”平行论坛上表示,艺术创作要有“主流”“温情”和“匠心”。电影切忌孤芳自赏,想要作品接地气、入人心,就要坚持寻找作品中的人民性。

  黄建新说,北京是一座拥有厚重历史文化底蕴,又闪烁着现代文明之光的伟大城市,无数电影人和文艺工作者聚集于此,在这里生活、工作、成长、奋斗。通过不懈地努力和追求,他们矗立起一座座丰碑、创作出一部部精品。

  黄建新在演讲中回忆起多个在北京拍摄的经典影视剧片段,如京剧《定军山》片段、电影《末代皇帝》片段、电影《建国大业》片段等。他说,118年来,中国电影人用光影记录生活、用镜头书写世界。2022年中国全年电影总票房为300.67亿元,国产电影票房占比达84.85%,共有7部影片票房突破10亿元。2023年,仅一至八月份,中国电影票房就突破428亿,有9部影片票房突破10亿元,其中6部票房超过20亿元。这些影片,有改编于真实事件的现实题材影片《万里归途》《孤注一掷》《消失的她》;有反映英雄风貌与时代精神的影片《长津湖之水门桥》《流浪地球2》《八角笼中》《热烈》;有探索中华传统文化形象气质的作品《长安三万里》《封神第一部:朝哥风云》和《深海》;还有展现平凡个体温情故事的作品《人生大事》《奇迹·笨小孩》;以及探索类型融合的影片《独行月球》《满江红》等等,类型丰富,满足了不同观众群的观影期待,中国电影已经形成题材多样、类型多元的良好势头。

  谈及“以文化人”,黄建新指出,这强调了文艺作品的思想性、艺术性,以及教化意义。这对电影创作者的道德修养提出了要求,也对文艺作品的艺术水准与精神内涵带来了更高的标准。他认为,近年来,中国文化市场的蓬勃发展为电影创作提供了肥沃土壤,提供历史机遇。作为首都电影人需要以“明德修身”为先,不懈进取,寻求进步,精益求精,花大力气拍出好影片。一是要强化思想积累;二是要提升艺术修养;三是要增强知识储备。文艺工作者要勇于承担引领时代风尚的社会责任,争做有信仰、有情怀、有担当的文艺人才。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