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 
“黑科技”让“沉默”的文物“开口”讲话
http://www.CRNTT.com   2023-10-22 08:53:11


 
  为了寻找我,科研人员首先要浮选泥土,把混合的土壤碳层通过水洗分离,然后在显微镜下面一颗一颗地挑选,将种子提取出来,再按水稻、粟、黍等分门别类。最后,在超景深显微镜下面拍照,即时生成三维模型,方便量身材和更清晰地观察。你看,同3000年后的稻米比起来,我们并没有什么不同。

  “我”有自己的“身份信息”

  他们还给我进行了编号,以便更好对我进行储存和研究。每颗碳化种子都有自己的“身份信息”。科研人员还会挑选一些种子做碳-14测年、碳化种子稳定同位素分析,以精准掌握碳化植物的分布和遗存年代。

  除了“我” 古蜀人还吃粟黍和紫苏

  科研人员介绍,目前还发现了两种小米黍和粟,还有现代人常吃的一种蔬菜也是香料紫苏。这次发现,进一步确认了古蜀国的“口粮”以大米为主。可以想象,随着更多的数据发现,关于古蜀人的饮食奥秘将会被一一揭开。

  数字技术来帮忙 文物修复效率高

  专家介绍,目前,三星堆遗址已经发掘的面积只占到整个遗址区的2‰。发掘并研究好中华文明的巨大宝藏仅依靠人力很难实现,文物专家同数字技术团队一起探索出更多智能化的新手段,在破碎文物拼接、复杂器型样品制作上大显身手。

  “跨坑组合” 3D打印完整顶尊骑兽人像

  总台央视记者 张春玲:很多考古发掘出来的文物是破碎甚至变形非常严重。顶尊铜人像、大神兽它们分别来自于3号坑和8号坑,“跨坑组合”成一个完整的顶尊骑兽人像。通过最新的数字文物修复技术和3D打印技术,最终一个完整组合的器型呈现在了观众面前。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