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政法大学陈忠云教授看来,当下装修工面临“青黄不接”,人员紧俏的局面主要是因为很多年轻人不愿意进入到这个行业中来。而究其根源,是这一行业在社会中的受尊重程度偏低,从业人员社会地位不高,很多年轻人没有平等的职业观念。
“年轻人宁愿坐写字楼拿微薄的收入,也不愿意学习技术,成为一名装修工。要让社会形成尊重体力劳动者、平等的职业观念。只有引导更多青年形成‘技术在手不会挨饿’的观念,愿意入这一行的人才会增多。”陈忠云表示。
在谢鑫看来,并非涨了薪水就能请到足够合格、优秀的装修工人,这一问题更令人担忧。为此,谢鑫建言,相关部门应创造条件,促进对装修工等一些常见工种的培训,积极引导未能充分就业的青年学习技能,在职业教育中也应该多增设装修这一类别的课程,让年轻人就业有更多的选择。
记者在采访中瞭解到,不少装修行业的专业人士都认为,真正手艺娴熟的装修工人在行业内非常吃香,一旦在一个地区形成口碑,今后的发展空间会变得十分广阔。业内人士建言,如果一些青年为高薪吸引,选择当下进入装修行业,千万不能三心二意,需要有花几年时间坐冷板櫈的思想准备,真正学到一技之长,才能真正有“钱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