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演出市场 供需两旺
http://www.CRNTT.com   2023-11-21 15:07:09


 
  以多艺术品类、多表现形式为特点的演艺新业态,成为演出市场的活跃要素,既丰富了演出产品供给,又拉动了综合消费。今年以来,小剧场、新空间演出场次和票房收入同比大幅增加,表现格外活跃,吸引众多观众。

  演艺集聚区成为消费热点场所,演艺集聚效应明显,在拉动节假日经济等方面表现尤为突出。剧场内外消费空间持续拓展,使得演艺新空间观剧不仅仅局限于观剧本身,消费体验更加丰富和多元。

  今年以来,天津和平区积极培育民园广场、先农大院、民园西里等“酒吧+演艺”集聚区。上海举办大世界演艺消费节,联合入驻商家、驻场剧目等推出了系列优惠活动。上海黄浦文旅发布“演艺产业领军计划”,演艺大世界区域内数十个小剧场、新空间为丰富的音乐、戏剧、舞蹈等提供新型演出场所。

  “演出聚合效应日益凸显,直接带动区域客流增长。依托演艺消费,融合新场景,成都、济南、武汉等地也都出现能让消费者一边就餐、逛文化集市,一边观赏沉浸式戏剧演出的活动,深受年轻人喜爱。”潘燕说。

  旅游演艺屡屡“出圈”,不断扩大消费基础

  跟着演出去旅行,成为文旅消费新风尚。

  日前,文化和旅游部发布了一批全国旅游演艺精品名录,据数据监测分析,《长恨歌》《文成公主》《又见平遥》《宋城千古情》《知音号》等入选项目在今年中秋国庆假期市场成绩亮眼,演出场次和观众人次占比分别达到假期旅游演艺市场总量的20.64%和26.59%。

  潘燕介绍,“自今年春节起,旅游演艺热度依托旺盛的出行需求一路升高。”今年以来,全国旅游演艺项目基本全部恢复营业,一些热门地区的热门项目多次加场且场场爆满。为应对大量客流,大型历史实景舞剧《长恨歌》在节假日将演出场次增加至每天4场;情景体验剧《又见敦煌》假期场次增加至每天6到8场,门票几乎场场售罄。而除了“老牌”旅游演艺项目外,各地主题乐园也纷纷在假期增加演出内容。

  旅游演艺体现出的强效文旅融合,使得更多地方特色文化纷纷围绕演出进行“打包”和整合。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