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经济实象和经济学幻象
http://www.CRNTT.com   2023-11-26 17:17:19


 
  如果经济学家的自信都建立在隐喻和修辞基础之上,那么自己的判断就会出现重大偏误。

  作者坦承有头脑的读者会感到疑惑,既然问题如此“明显”,这么“简单”,以致“无须讨论”,那学者为何还要喋喋不休、没完没了呢?真正的情况往往是,当学者使用这一类表述时,多半正是因为心里很没有底,所以要诉诸一个含混的权威来支持自己。换言之,当说“很清楚”时,往往正是心里“很不清楚”的表现,正因为如此,在说完“无须赘言”之后,马上又是一大堆的“赘言”。

  作为经济研究者,我们不得不承认,对于未知世界的经济行为,我们并不知晓,更无从想象和预测。这是社会科学研究的复杂之处。社会在不同发展阶段有不同的特点,真正能够抽取出来,进行高度概括的规律并不多。好的经济学家是能够把当前经济现象解释清楚的人,他们更懂得说服的艺术,尤其是把经济学的隐喻融入到故事之中,使得故事更加丰富而动人。好的经济学家就像一个会讲故事的人,精心剪裁可以相互映衬的故事情节,起承转合,环环相扣,最终让我们觉得收获了一个完整全面的景象。

  我们不必期待经济学家指明未来发展的方向,经济学论文发表其实只是经济研究的一部分,作为经世致用之学,经济学也应该能够预测和指导在未来短期的实践活动。既不能解释当下,又不能准确预测明天的经济研究,是不合格的。为了达到这样的效果,单纯依靠事实和逻辑,不可能构建起这样一个行之有效的经济学框架,经济学家必须直面这个现实。好的经济学家,就是在该用隐喻的时候用隐喻,该用故事的时候用故事,尽可能地保证整个叙事妥帖,而不要为模型而模型,为逻辑而逻辑。

  好的经济学叙事和修辞,需要沟通多个学科领域的丰富知识,从这个角度来说,成为一个优秀经济学家是很难的。古典经济学家来自各个领域,当时也还没有独立的经济学分类,这种多元化孕育出了经济学之花。凯恩斯对合格经济学家提出了这样的评价标准:“他必须在各个方面都达到相当的水准,然后把这些很难捏合在一起的各种天分融为一体。在某种程度上,他必须既是数学家又是历史学家,同时还是政治家和哲学家。他必须在研究现在的同时回顾过去、展望未来。他必须富有激情,追寻目标而又排除先入之见”。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