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以系统观念协同推进黄河大治理
http://www.CRNTT.com   2023-12-06 08:26:32


 
  坚持战略性布局,洞悉大势,开辟黄河治理的广阔前景。党的十八大以来,为进一步推动黄河的保护与治理,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坚持战略性布局,秉持系统观念,聚焦战略定位、锁定战略目标、明确战略部署,科学规划和统筹黄河治理,不断开辟黄河治理的广阔前景。战略定位上,将黄河定位于大江大河治理的重要标杆、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试验区和中华文化传承弘扬的重要承载区;战略目标上,国家对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战略目标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两步走”的战略规划相统一,突出保护黄河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千秋大计,强调到本世纪中叶,要实现黄河流域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水平大幅提升,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指明了行进方向;战略布局上,构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一带五区多点”的空间布局,既囊括了连通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北方防沙带和黄河口海岸带的沿黄河生态带,又包含了以黄河上中下游5个重点生态功能区为主的水源涵养区,更涉及多个重要野生动物栖息地和珍稀植物分布区,使得黄河流域的生态保护更加全面、立体。

  坚持整体性推进,因地制宜,实现黄河上中下游协同治理。整体性是系统观念的核心要义。坚持系统观念,必须从事物的整体着眼、谋划推进,防止工作畸轻畸重、顾此失彼。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要求把黄河生态系统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来谋划,充分考虑黄河上中下游、干支流、左右岸的差异,因地制宜,形成上游“中华水塔”稳固、中下游生态宜居的生态安全格局。上游地区,着重加强水源涵养能力建设。在“中华水塔”三江源地区,全面保护山水林田湖草沙为一体的生态要素,恢复生物多样性,实现生态的良性循环发展;加大力度保护和修复青海玉树和果洛、四川阿坝和甘孜、甘肃甘南等地区的河湖湿地资源,保护好黄河的重要水源补给地;着力减少过度放牧、过度资源开发利用、过度旅游等人为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和破坏。中游地区,重点抓好黄河水土保持和污染治理。黄河是全世界泥沙含量最高的河流,水少沙多、水沙关系不协调,是黄河复杂难治的症结所在。紧紧抓住水沙关系调节这个“牛鼻子”,完善水沙调控机制,加强流域生态保护修复,深化农业面源污染、工业污染、城乡生活污染防治和矿区生态环境整治,明确黄河中游地区生态保护的基本方针。下游地区,大力推进湿地保护和生态治理。加大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力度,保障河口湿地生态流量,扩大自然湿地面积;积极建设集防洪护岸、水源涵养、生物栖息等功能为一体的黄河下游绿色生态走廊;促进黄河下游河道生态功能提升和入海口生态环境改善,开展滩区生态环境综合整治,促进生态保护与人口经济协调发展。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