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释放户外运动市场更大活力
http://www.CRNTT.com   2023-12-06 10:05:11


 
  “户外+”模式向纵深推进——

  在宁夏中卫市金沙海景区,沙漠运动基地开发了沙漠徒步穿越、探险露营等一批沙漠户外运动项目,实现年收入超2000万元。金沙海旅游公司项目部负责人曹静介绍:“我们从住宿、餐饮等方面提供全链条服务,既能留住客人,还增加了产业收入。”

  各地推动户外运动与文旅、科技、交通、住宿、商务等产业有机融合,发挥对就业的带动作用,打造户外运动产业新增长点。推进户外运动消费场景与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等融合,转化绿水青山生态价值。

  科技应用刷新消费体验——

  在苏州高新区镇湖街道太湖边,有一条配备了AI数据采集器等数智化系统设施设备的环太湖半程马拉松数字跑道。每周双休日,家住苏州科技城的马可都要来这里跑上一圈。这条超21公里的数字跑道,途经太湖一号露营公园、杵山生态公园等环太湖景点区域。跑步中,可随时查看跑步成绩、运动排行、健康数据、动作矫正分析等。

  不少地区推动科技赋能户外运动场景,开发智能骑行、智能划船、模拟飞行等线上产品和服务,打造户外运动线上线下协同发展的消费新模式。加强增强/虚拟现实等智能技术应用,打造沉浸式户外运动体验空间,实现户外运动场景感知化、运动体验数据化、运动展示互动化、运动社交情境化。

  标准化建设快速推进——

  今年7月,体育总局会同有关部门共同起草的11项冰雪运动国家标准获国家标准委批准发布;9月,体育总局批准发布《帆船赛事活动办赛指南》等8项行业标准。

  我国持续加强户外运动标准化建设,逐步建立各类户外运动标准体系,制定相关产品和服务标准,重点推进户外运动场地设施建设运营、赛事活动管理等标准的制修订工作,强化标准实施。

  优化产业发展布局,扩大服务设施供给

  在苏州市姑苏区西环路高架桥下,多种色调交织出无限活力。轮滑场、篮球场……原先高架桥下的草地经过综合整治,已经成为各种类型的运动场所,风景焕然一新。

  “这个全新的户外健身场所很棒,在宽敞的露天环境中,我可以尽情享受多项户外运动了。”附近居民葛静茹由衷地为这个桥下空间改造点赞。玩完轮滑后再打篮球,几个小时下来,葛静茹已满头大汗:“体验很好。正好测试一下这里场地的性能,想着节假日带着朋友一起来运动。家门口的天然健身房,便利又省心。”

  打造健身地带、构建儿童游乐园……近年来,苏州市城市管理局积极开展高架道路桥下空间综合治理工作,实施项目化提升改造,按需改造,因地制宜打造特色亮点,让越来越多高架桥下的闲置资源变为城市里的“活力锻炼空间”。

  “目前已完成14个桥下空间治理提升项目。未来,我们将改造更多桥下空间,为市民带来更多美丽空间、实用空间与运动空间。”苏州市城市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杨青松说。

  《行动方案》提出,“充分利用优质资源,优化产业发展布局,扩大服务设施供给,提升服务保障水平”。近年来,各地区既在开拓增量空间上下功夫,也在优化存量空间上做文章,为广大群众提供安全优质的户外运动设施,为更多人参与户外运动创造便捷条件。

  坚持生态保护优先,营造良好环境。“美丽清洁的渝河又回来了,钓鱼活动又热闹起来了,真好。”家住宁夏固原市隆德县的资深钓友柳自军说。近年来,隆德县对渝河进行控源截污、清淤疏浚、生态修复。2022年起,该县连续举办两届垂钓大赛,吸引了全国各地钓友。

  坚持统筹资源,壮大消费空间。银川借助丰富的冰雪资源,持续完善冰雪运动场地。部分景区从中看到前景和商机,利用现有资源打造户外运动场地,目前全市户外冰场已有8个、雪场15个。

  近年来,我国户外运动场地设施迅速增长。截至2022年底,我国健身步道共计12.78万个,达31.42万公里,较2021年分别增长20.68%、19.29%;全国冰雪运动场地2452个,较上年度增长8.45%。

  闵捷表示,下一步,要按照《户外运动产业发展规划(2022—2025年)》提出的“五区三带”户外运动产业空间布局,鼓励各地根据不同自然资源禀赋条件,持续优化发展环境,广泛吸引社会力量参与,打造更多户外运动场地设施示范工程。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