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揭秘南极罗斯海新站的建筑设计
http://www.CRNTT.com   2023-12-10 14:01:37


 
  新考察站是继长城站、中山站之后,我国在南极建设的第3个常年考察站。新考察站“新”在何处?祝贺给出的答案是“集约高效、绿色低碳、智能先进”。

  ——集约高效

  效果图上,新考察站主楼由中央环廊和东西两翼构成,呈南十字星造型。各功能区高度集成、彼此衔接。

  “设计时,我们考虑到当地高寒、强风、辐射等特殊的恶劣环境,建筑采用了集中式形态。考察队员生活、工作、交流等日常活动完全可以在一体式主楼里进行,除必要的野外工作,可以做到足不出户。”祝贺说,集中式建筑能使占地面积最小化,降低对南极环境的扰动。

  主楼内部采用了模块化设计,模块化率达到45%,主要包括16个越冬宿舍单元、26个度夏宿舍单元以及各类办公室、实验室等。模块中大部分室内固定家具、设备及管线都在工厂预制,大大减少现场工作量。

  在内部空间,“考虑到机械振动、噪声干扰、空气质量、封闭性环境的心理影响等,我们针对性地设计瞭解决方案”。祝贺以缓解考察队员心理压力为例,建筑内装采用明快的色调、温暖的木质表面;设置植物温室,屋内变得绿意盎然;餐厅落地窗面向海湾,队员可以欣赏绝佳的南极风光。

  ——绿色低碳

  “绿色考察”理念贯穿新站设计、建设全过程。

  祝贺说,新站以被动式建筑技术应对极端环境;采用可再生能源和传统能源相结合的能源系统,优先采用风能和太阳能等清洁能源,“设计方案中,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占比超过60%”。

  此外,新站根据功能分区的使用特点,分别对越冬、度夏区域实行独立能源供应,根据工况状态灵活设置和调节。度夏宿舍及海洋实验室在冬季无人状态下仅维持值班温度,降低能耗。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