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变革存在着两种可能性
文章指出,中国历来主张维护经济全球化大局,主张贸易投资自由化,主张开放合作、普惠互利。2016年9月3日,习近平主席在二十国集团工商峰会开幕式上,提出中国对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的基本主张:全球经济治理应该以平等为基础,以开放为导向,以合作为动力,以共享为目标。这就是全球经济治理改革的中国理念、中国方案。具体而言,以平等为基础,意味着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等主要全球经济治理机构中必须实现机会平等,份额与投票权必须反映出各国的经济力量和对世界经济的贡献,而不能有任何国家享有特殊权力(如一票否决权等)。以开放为导向,意味着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必须是开放的:一方面治理体系要弹性、包容、具有对变化的适应性,包容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社会文化传统的国家加入全球经济治理之中,容纳不同的经济治理理念与原则,在现有治理机构之外容纳更多新的治理机构与合作平台;另一方面则要起到引领和保证各国经济走向更加开放、建立开放的世界经济的作用。以合作为动力,要求整个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必须能够促进各国之间的良性合作而不是恶性竞争,在治理体系内部,包括各个机构之间以及各机构内部的机构设置、人员遴选等都应进行改革,以合作所产生的合作利润作为治理体系发展的动力。以共享为目标,更是要求治理体系的权力和利益必须共享,责任和风险共担,全球经济治理的成果必须各国共享,促进世界各国共同繁荣,助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国所提出的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原则是实事求是的,切中现有治理体系之弊,有助于解决当前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存在的矛盾与问题,也与许多国家的主张相同或相近,得到了许多国家特别是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的广泛支持。我们认为,未来是存在以此为基础对全球经济治理体系进行改革的可能性的。因为,在全球经济和治理体系改革博弈中,随着新兴经济体在世界经济中的力量不断增强,随着中、印、东盟等国家和地区在全球产业链中的重要性不断提升,他们的意见会越来越有可能被重视、被接受。
当然,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变革也存在着另外一种可能性,即在世界经济力量对比和国际战略竞争与大国博弈加剧的当下,主要经济体对于未来全球经济治理体系的理念、价值观、改革思路与举措达不成一致,使世界经济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最终走向分裂,形成两个或多个平行体系。在这些同时存在的体系中,奉行的价值观与理念不同,构建国际经济治理体系的原则不同,形成的贸易投资规则不同,经济发展方向也会呈现出巨大差异。由于不能形成覆盖全球的经济体系与治理体系,肯定会影响世界范围内资源配置与优势互补,损害比较优势与规模经济,进而损害世界经济发展和全世界人民的经济福利。那样,只有当这种分裂结构对经济与福利的损害达到一定程度,才会引起反思和矫正,最终再次回到全球经济与全球治理一体化的历史潮流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