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应从国际共善视角理解中国“一带一路”倡议
http://www.CRNTT.com   2024-01-13 00:19:50


 
  照道理说,ir会让以下的概念靠边站、不管用,哪怕只是半秒钟:

  1.《白皮书》的第二章节的第二部分提到意识形态二次;而第四部分强调说“各国(theBRInations)尊重彼此主权、尊严、领土完整,尊重彼此发展道路和社会制度,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第四部分也提到对话。

  2.在第二章节的第二部分,我们看到了unilateralism(单边主义)和hegemonism(霸权主义)这两个具有负面含义的概念。在第二章节的第四部分,我们看到了以下的片语:以实力抗衡为基础的丛林法则、霸权秩序,你输我赢、你死我活的零和逻辑,意识形态对立、地缘政治博弈的冷战思维。

  3.第四章节的第四部分提到:在个别国家固守“非此即彼”“非黑即白”思维、炮制“文明冲突论”“文明优越论〔8〕”等论调、大搞意识形态对抗的背景下。

  回到前面所提到的问题:为何靠边站、不管用,哪怕只是半秒钟?Ir可以把这一些概念放置于一旁,让它们起不了作用,因为大家(含敌对势力)都要赶快先解决它们眼前所面对的那一个和regime有关的议题;否则,大家一起吃亏、遭殃。举例而言,第四章节的第四部分提到对话。Ir可以把对话搁放在一边,因为当要面对和regime有关的议题时,没有必要进行对话、沟通、谈判等等,由于大家是站在一边的。〔9〕

  当然,具有100%的正面含义、在ir之下的强势的领头者的大陆是不会在宏观层次 (macro-level)搞上述的概念,但是不排除说一个不小心在微观层次 (micro-level)的言行也就是在所推动少数个案犯了错误,而让心虚的那一些西方学者、专家逮到机会大肆夸大宣传他们的“正确”预言。

  当谈完(新)实力主义/现实主义这个学派之后就要探讨第二个主流学派。在第二章节的第二部分,我们看到了保护主义这一个学术上的用语。

  (新)自由主义这个把市场和合约/合同放在第一位的学派也是排斥保护主义的。由于绝大多数的学者和专家并不拥有公司行号,欣赏这个学派的他们只能够在资本家和企业家的旁边敲锣打鼓也就是好比说在电视节目提醒、鼓吹和说服每个国家和地区的政府要减少关税以利扩大国际贸易亦即让在这个世界上所有的消费者能够买到更加便宜的产品。吾人也到处可见和(新)自由主义有关的ir,例如freetraderegime(自由贸易regime)、tradepolicyregime(贸易政策regime)、the barrier-reduction trade and commerce regime(减少壁垒的贸易和商业regime)或者在冷战时期见到的trading with enemies(和敌人进行贸易)这个行为。

  问题是:(新)自由主义多少是和资本主义挂钩的。故,大陆是不会100%地接纳这个学派的,尤其是当于2017年10月在中共十九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被树立、写入中国共产党的党章之后。中共的意识形态架构为共产主义vs资本主义,和当年毛泽东执政时的意识形态架构基本上是一样的,亦即把社会主义放在那两个主义之间。简言之,《白皮书》并不鼓吹(新)自由主义。

  不要以为(新)马克思主义和ir无关。马克思所讲的原始社会就可以说是一个类 regime (a kind of regime)。如果有朝一日人类进入到他们所认知、类似孙中山的天下为公、世界大同的共产主义社会,那又是另外一个比较更高境界的类regime。其实,有一个共同使用脚踏车的regime早已经实践过。几十年前,当我还是一个研究生的时候,就得知在欧洲的一个地方浮现出来过这一个regime。不过,由于没有人修理骑坏掉了的脚踏车,这个regime还是失败了。〔10〕

  问题是:虽然在现今世界,(新)马克思主义仍然是一个主流学派,但是我们要记得说一旦讲到ir,意识形态是要靠边站、不管用的。《白皮书》的第二章节的第四部分也提到“一带一路”是要超越国界阻隔、超越意识形态分歧、超越发展阶段区别、超越社会制度差异、超越地缘利益纷争等等的,是对现有国际机制 (the existing mechanisms)的有益补充和完善。

  建构主义的核心概念有两个:idea(想法)和ideal(理想)。一些想法像是在中东的加萨走廊要有和平或者和平regime会引起共鸣;之后就要依靠一些机制和举措/措施/办法/手段来加以贯彻到第四阶段的共善结局。可是,从以色列于1948年5月建国算起,吾人尚未看到理想上的和平 (regime)。在2023年10月7日,我们看到巴勒斯坦的哈马斯所开的第一枪。于10月20日的电视画面,我听到以国国防部长所讲的securityregime(安全regime)。〔11〕懂ir的人就知道说虽然以军要进入中东的加萨走廊并且扫荡哈马斯,其最终目的还是为了维持和永远继续经营大家(含敌对势力)的安全和危险regime。〔12〕

  问题是:“一带一路”的想法是把兴建基础设施放在第一位。大陆的计划是一步一脚印、廉洁和反腐败地配合“一带一路”的路线图上所需要兴建、完成的基础设施。大陆对花了五年于2021年12月才开始正式营运的中老铁路(China-LaosRailway)亦即从大陆云南省猛腊县磨憨/昆明车站至老挝首都永珍/万象车站感到骄傲、满意,因为它把作为陆锁国(land-lockedcountry)的老挝改变为陆联国(land-linkedcountry)。(切记,大陆和老挝要把它们的 regime 经验和其它共建国家和非共建国家分享才算是100%的无私、付出等等。)

  然而,regime可以被视为一个对一个特定国际群体/共同体所引起的共鸣的想法,像是加萨走廊要和平(regime)。可是,对以色列而言,能够引起的共鸣的另外一个非ir的想法就是摧毁哈马斯。读者可以体会到僵局。简言之,ir并不100%的雷同建构主义。

  第五个主流学派是国际和全球治理。前面已经说过,一旦我们应用这个学派,ir 的研究是逃不掉的,因为ir是自古以来到这半秒钟就是人类的最好的一个治理工具。换言之,即便是没有(中央或者其它层次的)政府,ir 还会是有的,只要在某一个 area 有两个人以上。

  问题是:《白皮书》和ir不太一样。故,笔者认为在稍后要点出“一带一路”和ir一样及不太一样之处。

  当然还有东方的主流学派,例如我的一点理论,基于接受或者看到过它的人数众多。〔13〕

  2022年1月,我正式地把太极图当作一个汉字来应用。加以再度简化太极图的结果就是比太极图更高一个层次的一点理论。〔14〕

  之前,我把太极图这个模式拆散开来,让它成为四个小模式:⑴左上角的正方形;⑵右上角的阴和阳;⑶右下角的无极真元/数学上的infinity亦即(时间与空间和环境的)无限大、小;⑷左下角的螃蟹和青蛙行动模式/the crab and frogmotionmodel。蟹蛙行动模式的12345等同于安全地带的光谱,而ABCDE则为危险地带的光谱。

  一个一点理论/太极图的应用者的逻辑思维是横着走,犹如一只螃蟹例如从1走到4再走回到2或者1,甚至于进入危险地带。

  同一个辩证应用者也有可能在一个新的时间与空间和环境从12345ABCDE这个架构随时跳跃/leap/jump/hop到另外一个架构。每一个小模式和另外三个小模式乃为环环相扣的。

  由于篇幅关系,我只点到为止:我可以轻易地把所有主流学派有关 ir 层面的点点滴滴套进到例如我的一点理论中的螃蟹和青蛙行动模式(在左下角)。如果挑选、采用左上角的四方形,那个四方形可以各别为一点(理论)、《白皮书》、ir、“一带一路”、孙中山等等。

  问题是:明明知道“一带一路”综合运用唯物辩证法,〔15〕例如在第一章节的第三部分提到“人类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绝大多数的西方学者、专家自从第二次大战结束之后还是刻意地neglect 、omit、ignore(疏忽、忽视、疏于照顾)和排斥一点理论或者太极图。当我的专书2017年出版之后,一个美国白人中国通对我和其他人说:你的这一本专书Reinventingthe Methodology of Studying Contemporary China: Re-testing the One-dot Theory的价钱太贵了,很多人不会购买它。其实,她是在说 not many people will buy the dialectical one-dot theory/TaiJiTu(很多人是不会买你的一点理论的账的)。可是,我在《白皮书》看到了以下与一点理论或者太极图相关的文字:在第四章节的第二部分,promoted leapfrog development(推动跨越式发展)和[t]he BRI turns dots into lines and lines into fields, gradually amplifying the radiation effect of development(……“一带一路”……由点到线再到面,逐步放大发展辐射效应)。读者也许还记得我在上面所提到的:左上角的正方形,亦即它等同于点、线和面的组合。〔16〕

  总而言之,还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让排斥一点理论或者太极图的一些西方学者、专家来接纳辩证的“一带一路”,我无法强求他们。

  “一带一路”的IR和非IR层面

  通过思考、研究和撰写,我们可以这么说:“一带一路”并不100%的吻合由西方学术界所推出的几个主流学派;不过,两者之间的确有雷同之处。至于要多数的西方学者学会应用东方的一点理论/太极图,那还是有一条很长的路要走。就这样子,吾人可以说“一带一路”是一个类 regime。 

  1.点出《白皮书》和IR一样之处

  照道理说,每一个regime自有第二个人类以来是超越疆界的,更何况当时没有文字、法律等等。“一带一路”和西方人所理解的 ir 有雷同之处。

  就《白皮书》,我们从头到尾没有看到ir这个概念、理论和工具。不过,笔者察觉到第二章节的第一部分的一些文字吻合ir的精神:“共建‘一带一路’坚持共商原则,不是中国一家独奏,而是各方的大合唱。”此外,我们也看到了工具这一个概念:共建“一带一路”坚持共建原则,不是中国的对外援助计划和地缘政治工具。

  在第四章节的第一部分,我们看到了以下的文字:丝路一家亲行动民生合作项目(the Silk Road Community Building Initiative.),涵盖扶贫救灾、人道救援、环境保护、妇女交流合作等20多个领域(areas)。在第五章节,我们得知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道路上,每一个共建国家都是平等的参与者、贡献者、受益者。第四章节的第二部分两次提到国际公共产品。第二章节的第二部分也提到国际规则。

  2.点出《白皮书》和IR不太一样之处

  很自然的是,“一带一路”和西方人所理解的ir有雷同之处,但是也有不太一样的地方。

  《白皮书》多少和西方所理解的ir做了区隔。在第一个章节,读者被提醒到:

  (1)“一带一路”这个倡议源自(古代的)中国(但是属于世界);

  (2)中国共产党是胸怀天下(a global vision)的大党;

  (3)就经济全球化,《白皮书》的第四章节的第二部分使用了economic globalization这个强调经济偏向马克思层面的翻译。西方的社会科学界只讲 globalization, internationlization, westernization, Americanization等等;

  (4)《白皮书》的前言提到international community这一个微观概念。第四章节的第三部分提到building (bilateral or multilateral) communities,而它的翻译为共建(双边或者多边)共同体。这个community概念有别于international society(国际社会)这一个宏观概念。换言之,community是society的一部分。又当我们使用community(特定的群体/共同体)这个字的时候,我们是在讲一个特定的对象,好比说外科医生这个特定的群体/共同体(当他们面对一个有关regime的特定议题时)、学生这个特定的群体/共同体、住在某一个社区的特定的住户群体/共同体等等。然而,在前言我们却看到国际社会这个错误的翻译被刊登。

  (5)《白皮书》的第一章节的第三部分提到全球治理(global governance)。第四章节的第三部分也提到全球治理。第二章节的前言部分文字只提到治理这两个字。第二章节的第二部分提到clean governance。可是,最好的片语应该是国际和全球治理。这是因为如果不提国际这个概念的话,中国就不能够探讨如何治理(外)太空[(outer)space]的事务。须知,在第四章节的第三部分,outer space被提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