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5年2月25日 星期二
设为首页】【加入最爱】【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中评电讯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政服务业转向“员工制”
http://www.CRNTT.com   2024-01-11 15:51:28


  中评社北京1月11日电/据新华社报导,伴随经济社会发展,家政服务正走进千家万户。从居家养老到育婴育幼,从保洁烹饪到收纳整理,家政服务种类越来越丰富,内容也越来越精细。据统计,2022年中国家政服务业已步入万亿级市场,企业数量超过100万家,从业人员约3800万人,发展前景广阔。

  不过,当前国内家政服务业以中介制为主,雇主寻找家政人员,主要靠中介推荐或口口相传。企业管理不够规范、员工权益保障尚不完备,加之家政从业者素质参差不齐,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家政行业的发展。北京市一家家政公司中介人员告诉记者:“在推荐上岗前,我们会对家政工进行面试评估,包括育婴知识、烹饪常识等。但不少家政工对薪资要求较高,专业知识和能力却十分有限,与雇主需求较难匹配上,行业的流动率也很高。”

  如何更好地促进供需匹配、推动家政行业高质量发展?推动家政业从“中介制”迈向“员工制”是关键举措之一。

  为规范家政行业发展,国家发展改革委等6部门日前印发《关于支持和引导家政服务业员工制转型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明确把员工制企业转型作为家政行业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

  推动家政服务业迈向“员工制”有啥好处?首先是家政服务更规范了。国家发展改革委社会发展司副司长彭福伟介绍,《指导意见》从员工制家政企业运营模式着手,通过签订电子合同、统一平台监管、加强信用体系建设、推进员工制家政服务人员全员持证上门等手段,进一步完善了家政服务的标准和规范。

  对于家政行业从业者来说,家政服务业迈向“员工制”,有利于保障员工相关权益,进一步提升从业人员的职业认可度。

  《指导意见》在签订劳动合同、支付劳动报酬、缴纳社会保险等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在员工制模式下,家政企业从传统的介绍人转变为管理者,服务人员将成为公司的员工,就业更加稳定。此外,在优化商业保险制度、健全职工权益和激励机制等方面,做出了一系列针对性制度设计。“实行员工制,将家政服务人员从‘灵活就业’变为‘稳定就业’,能够降低家政服务人员流动性,增强行业‘粘性’,吸引包括年轻人在内的多层次人员加入到家政服务业,有利于家政服务行业和家政企业长远发展。”国家发展改革委新闻发言人李超说。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