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描绘千年运河的古韵新貌
http://www.CRNTT.com   2024-01-14 15:02:39


 

  将诗意融入山水意境以达成“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效果,是中国画独特的审美特征。2023年在常州美术馆展出的270米通景长卷《京杭大运河揽胜图》,便体现了这种审美追求。当地画家高鸣自2016年开始历时7年完成了这幅长卷,全景描绘京杭大运河的自然风貌、历史人文景观以及改革开放以来欣欣向荣的景象。从“长城内外,惟余莽莽”的京津地区,到“城中烟火千家集,江上帆樯万斛来”的冀鲁大地,再到“浩荡平波欲接天,天光波色远相连”的江淮平原,终达“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的吴越之地,留下荡气回肠的诗情画意。

  运河文化贯通古今,沿线风光旖旎,人文资源丰厚,胜地美景令人忆古惜今。从历史中走来的大运河,在今人的画笔下散发着浓郁的思古之幽情,更焕发蓬勃的时代活力。

  拓展艺术表达

  大运河作为独特的历史和文化载体,形成兼容并包的文化场域,孕育出时空交融的文化特性。运河故事是人类共有的故事。从主题美术创作的角度来看,通过丰富多样的当代艺术手段表现好“运河”这个世界符号,既要通过传统艺术形式充分阐释大运河文化特色,也要注重对大运河人类文化共性的时代表达。

  从传统的水墨媒材延展至其他绘画媒介语言,不仅能让运河题材表现得更加丰富立体,也有益于运河文化在当代更为有效与广泛地传播。由中国美术家协会、苏州市人民政府主办的“诗意大运河”全国油画作品展,以“诗意”为主题,面向全国范围征集优秀油画作品,旨在对大运河的文化内涵进行深入挖掘。不少入选作品将中国传统诗性思维、意象处理与油画语言进行结合,带给观者全新的感受。如张华芳的《运河人家》将运河沿岸的房屋样貌进行了高度简化,只提取深浅不一的色块排布在画面上,通过形状、肌理、色彩的碰撞产生诗句一般的平仄美感。高登甲的《阿吉镇的清晨》,则将厚重鲜艶的油彩与写意的笔触相融合,将小镇早市充满生活气息的场景表现得像一首集市交响乐。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