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5年2月25日 星期二
设为首页】【加入最爱】【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中评电讯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资助屋拟增比例 助市民置业安居
http://www.CRNTT.com   2024-01-22 10:57:41


  中评社香港1月22日电/据大公报报导,公营房屋建屋量增加,势必加重房屋委员会财政负担。房屋局局长何永贤表示,政府正研究增加居屋等资助出售房屋比例,为房委会开源,但公屋需求大,在公屋轮候时间6年封顶,以及2026/27年综合轮候公屋时间降至4.5年的目标不变之下,暂时要到下个五年较后时间,才有空间提升出售资助房屋比例。

  有关注团体及立法会议员指出,增加资助出售房屋不仅有助纾缓房委会财政压力,亦有助满足市民置业需求,在2028/29年后增加资助出售房屋比例是合适安排;有智库组织认为,公营房屋供应可从“量”逐渐向“质”过渡。

  房委会未来要兴建大量公屋,需要大量支出,房屋局局长何永贤昨日接受电视节目访问时表示,要开始思考财政平衡和量入为出,其中一个建议是调校公屋与出售资助房屋的比例,透过增加出售居屋或绿置居,增加房委会收入。

  研加大屋邨商业设施比例

  现时房委会的公屋/“绿置居”与居屋的比例约为七比三。何永贤表示,政府在2018年将比例由“六比四”调整至“七比三”,是因为当时的公屋轮候册人数多,而目前仍有13万人在轮候册上,日后是否有空间调整比例,要视乎公屋轮候人数等因素。她强调,公屋轮候时间6年封顶,以及2026/27年综合轮候公屋时间降至4.5年的目标不变,相信要到下个五年较后时间,才有空间提升资助房屋比例。她提到,增加资助房屋比例可能会稍微增加公屋轮候时间,市民可思考三年上楼目标能否延长,“三年半大家又接唔接受呢?”

  房委会另一个开源方法是增加商业设施,何永贤认为,可从密度、商铺种类入手调整,商业楼宇小组委员会会研究有没有空间加大屋邨商业设施比例,但相关发展参数有既定要求,会一并检视规划署是否有空间调整。

  她又说,未来会透过组装合成法兴建公屋单位,降低现时每间近百万元的成本,初步相信或可降低一成至一成半。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