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哈尔滨,相信你的底气和前程
http://www.CRNTT.com   2024-02-21 11:23:34


 

  历史和英雄,传奇和史诗,大雪和北风,这片土地就这样凝聚起魄力、热血、骨气、智慧和深情,就像东北的山峰与河流,苍茫雄浑,平静中蕴含着力量,广袤中有包容和接纳。

  我生长于斯。亲人、同学、朋友、同事都在这座城市里,我的一切都和这里息息相关。高寒地带,严酷自然环境里呈现的勇气、粗粝、硬度、厚道、浪漫和激情,慢慢都成为我写作的源泉。

  多年以来,我写作产量最大的时候就是冬天。天降大雪,寒冷给边陲之城添上一笔独有的美丽和硬朗。所有的房子,都雍容地披上白雪的大氅。平时熟悉的城市,经过大雪的手笔,原地不动,却变成童话世界。大地厚重,却有了一种轻盈上升的感觉。

  在那样的时刻,心会慢慢空起来。向窗外望去,被白雪覆盖的房子,银装素裹的街道,入夜后一盏一盏亮起的、好像要用温度给自己取暖的街灯,还有那些在风雪中缓慢行驶的车辆,高高竖起衣领、踏雪匆匆向家门归去的人影……这一切,在寒冷和洁白中,都真实到特别不真实,甚至让我生出幻觉,觉得是活在一场默片时期的电影之中。

  多少个雪夜,我泡上一杯红茶,开始写作或者阅读。这样的时刻,心神安稳,思维活跃。望着窗上奇妙的霜花,我会想到那些在精神上给予我巨大能量的作家,他们有着盛大的才华和苦难的命运,有着或伟岸或坚强的身影,为整个人类留下富有金属质地和生命质感的作品。

  这座城市就这样塑造了我,给了我看世界的角度,给了我写作的基调和指引。一个韩国诗人看过我的诗集后,从首尔打来电话。他说:“你的诗中写雪花写冬天的最好,你是会写雪的人!”我为这种默契感动。是啊,我拥有如此辽阔的精神背景。我甚至觉得,那些关于冬天和大雪的诗,是它们来找我的。就像我的一首诗中写过的那样,“下雪的时候,世界苍茫/微弱的雪花/像最小的善意、最轻的美/汇集起来,竟如此声势浩大/一片一片,寒冬的滞重/被缓慢而优美地分解了//我会不断地写下去/那些关于雪的诗歌/我要慢慢写出,那种白/那种安宁、伤感和凉意之美/那种让人长久陷入静默/看上去是下沉,灵魂却缓缓/飘升起来的感觉”。

  2010年夏天,一个台湾的作家团来到哈尔滨。他们从万里之遥奔赴而来,就是要追寻萧红的足迹,看一看令人神往的辽阔东北。是《呼兰河传》和萧红,让他们知道中国北方的土地上,有个叫呼兰的地方。那里有明亮的天空、美丽的后花园、慈祥的老祖父,以及老榆树下一个孩子寂寞的童年。他们从萧红那里,感受到了东北长卷般丰饶的民俗风情。这块土地上粗重的气息,幽深的心事,血性和力量,绵延不绝的爱恨情仇,生存的忧伤与希望,将他们召唤而来。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