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 
见龙在田:洛阳出土铜镜上的龙纹纵览
http://www.CRNTT.com   2024-02-23 11:28:16


 
  晋承汉韵

  魏晋北朝成为汉唐巅峰之间的低谷。曹魏、西晋、北魏诸代皆以洛阳为国都,在城中上演了一幕幕历史大戏,折射于铜镜之上的只是一个个王朝模糊的背影。在洛阳出土的魏晋北朝铜镜中,曹魏、北魏铜镜可谓凤毛麟角,大多为四乳镜、三虎镜、四叶八凤镜等西晋铜镜,尤其以位至三公夔凤镜数量最多。魏晋北朝铜镜出土地大多位于汉魏洛阳故城遗址、晋河南县城遗址周围的墓葬中。曹魏、北魏墓随葬铜镜数量极少,西晋墓发现铜镜相对较多,甚至出现一墓放置3至6面铜镜的现象。

  东汉流行的龙虎镜类,在洛阳西晋墓仍有发现。如1956年洛阳涧西矿山机械厂23号西晋墓出土龙虎镜(图八),纹饰布局与表现手法沿袭了东汉龙虎镜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演化出了新的镜类三虎镜。

  位至三公夔凤镜在洛阳盛极一时,应是当时人追捧的对象,与其风格近似的位至三公夔龙镜却是少见,如1955年洛阳涧西矿山机械厂宿舍3号西晋墓出土的一面夔龙镜,在镜钮两侧各饰一条夔龙纹,布局为太极图式,头部呈圆形,眼、口、角以点、线来表现,身形为S形卷曲(图九),图案化的处理方式显示出更多的装饰意味。2007年,在洛南新区唐城御府小区西晋墓中亦出一面纹饰近似的夔龙镜。

  实际上,此类夔龙镜应是源于东汉的君宜高官夔龙镜。洛阳烧沟120号东汉早中期墓出土一面君宜高官夔龙镜,与上述西晋位至三公夔龙镜背面构图、纹饰造型相似,较为复杂,西晋镜对其纹饰进行了简化,将铭文内容由两列“君宜高官”八字改作“位至三公”四字。

  李唐壮阔

  曲折动荡的魏晋北朝之后,迎来了一个国力强盛的隋唐时期。隋炀帝迁都,唐太宗营建洛阳宫,武则天宅京神都,洛阳再次成为鼎盛王朝的都城。洛阳出土隋唐五代铜镜数量众多,尤其以唐镜最具代表性。映衬在唐镜背面的是令人耳目一新的各类纹饰,瑞兽葡萄镜、鸾鸟瑞兽镜、雀绕花枝镜、双鸾衔绶镜、人物镜等彰显着大唐盛世的气度与荣耀。这一时期铜镜一般见于隋唐洛阳城遗址及其周边地区,特别是在城郊一带清理了大批唐墓,积累了丰富的田野发掘资料。墓内随葬铜镜类型多样,螺钿镜、金银平脱镜、银背镜等反映了唐代高超的工艺制作水平。偃师杏园唐代纪年墓出土的50面铜镜,为唐镜分期编年研究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