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考古工作人员的科学发掘,1972年,两方墓志铭、一枚铜印出土,墓主人身份也得以确认——这是苏轼之侄、苏辙次子苏适(字仲南)及夫人黄氏的合葬墓。
“苏仲南墓志铭上清晰写着:宣和五年十月晦日,合葬于汝州郏城上瑞里先茔之东南巽隅。”中国苏轼研究学会理事、平顶山学院客座教授刘继增说,苏仲南墓的发现证实了苏轼、苏辙葬郏的史实,学术界曾经的真伪争论,自此一锤定音。
可是,生于四川眉州、逝于江苏常州的苏轼,为何会埋葬在这个看似与他毫无关联的中原小城?
细细梳理苏轼离世前后的诗文信笺,答案就藏在那些历史碎片间。
北宋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五月,苏轼写给弟弟苏辙的信中突然提及,“葬地,弟请一面果决……千万莫循俗也”。一个多月后,苏轼在江苏常州染病不起,溘然长逝。
随后,苏辙在《东坡先生墓志铭》《祭亡兄端明文》中分别写道:“公始病,以书属辙曰:‘即死,葬我嵩山下,子为我铭。’”“丧来自东,病不克迎。卜葬嵩阳,既有治命。”
“‘嵩阳’即嵩山以南,‘治命’是人临终前神智清醒时的遗嘱。”刘继增说,由此看来,苏轼临终前,已决定将自己葬在中原。
或许是“地虽郏鄏,山曰峨眉”,千里之外的故园实难抵达,山水形胜相似的小峨眉山,便成慰藉。
或许是彼时苏辙正居于颍昌,将兄长的坟茔安置在距离较近的郏县,既遂兄长遗愿,又可时时看望。
又或许是为“表恋阙之微诚”。“宋代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出身中原以外的各地朝廷大员,死后可以在都城开封方圆五百里以内选地安葬。”郏县三苏园景区讲解员王静怡说。
总之,在苏轼病逝次年的闰六月,他的灵柩终于抵达郏县,与中原的青山融为一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