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5年2月24日 星期一
设为首页】【加入最爱】【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中评电讯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民间文艺要向生活更深处扎根
http://www.CRNTT.com   2024-07-24 13:24:37


  中评社北京7月24日电/据光明日报报导,大家熟悉我,知道我是一名曲艺工作者,是一名评书演员,曲艺属于民间文艺,我也是民间文艺工作者。

  就我从事的评书来说,曲艺是新中国成立之后才有的概念,在那之前,说评书的、说相声的、唱大鼓的、唱弹词的统统都被称为民间艺人。从我个人的成长经历来说,在进入曲艺团之前,我长期在民间的书场茶社里听书,也是在那里我听到了杨呈田老师的《精忠说岳》,他说的非常好,我是每天必到,这也为我说评书《岳飞传》打下了基础。

  “民间”的概念在学术界存在不同声音。我不是理论家,但就我的亲身体验,我觉得所谓的“民间”是一种贴近人民的姿态,是一份根植生活的情怀。所以我很高兴地看到,中国民协经常去一些乡村地区、少数民族地区,这样才能把我们党、我们国家的政策、关怀送到天南地北,让全国各族人民都能感受到文艺的温暖和力量。

  作为非遗传承人,我想从传承的角度,说说自己对于民间文艺的理解,概括来说就两句话——向生活更深处扎根,向艺术更高处探索。

  民间文艺是生活的文艺,只有以人民为中心,以生活为指向,才是“正宗”的民间文艺。我说一个例子,就是河南省宝丰县的马街书会。

  马街书会是曲艺的盛会,也是民俗的盛会。从1981年开始,我已经参加马街书会达21次,那里是我最常去的演出场地。为什么我会一直坚持,一方面那里是曲艺人的圣地,另一方面那里有浓浓的民间氛围。

  马街书会是一个典型的艺术和生活结合的地方。相对于戏曲班社,曲艺说书更为“经济实惠”,更容易受到民众的青睐。另外,马街在历史上是一个水陆码头,说书艺人自发组织的民间社团也经常在此活动。艺人为马街民众带去说书的手艺和精神享受,热情、豪爽的马街民众则是管吃管住。久而久之,马街也就成为这一地域说书艺人的“大本营”和“集散地”。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