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网评:融入湾区循环 打造绿色航运
http://www.CRNTT.com   2024-09-21 10:23:55


 
  物流及运输局早前向立法会提交《2024年船舶法例(燃料使用及杂项修订)条例草案》,年内亦将公布行动纲领,以配合促进绿色船用燃料的使用。随着法规支持与政策引领增多,香港需更积极提升设施建设,把握区位优势,加强与大湾区燃料供应与船舶修造产业的协同效应,打造自身成为绿色燃料加注中心。

  然而,动脉产业转型亦需要静脉产业的配合,一方面为城市输送绿色能量,另一方面“吐故纳新”促进资源再生,两者发挥协同作用,方能构建起循环产业体系。

  事实上,香港近年在发展“转废为能”上面临着三方面的考验:一是相关设施前期投资成本较高,但本地回收业界多为中小企,经营较为吃力;二是发展初期所需技术尚未成熟,全面投入市场前需要较长周期;三是受前两者所限,导致现时“转废为能”设施的处理量有限,无法充分利用本地回收资源。

  环保署去年底公布的《2022年香港固体废物监察报告》显示,废木材的本地循环再造率仅为15%,塑胶约为12%,而弃置量更高的废纸则不及0.5%。由此可见,香港现阶段的“转废为能”发展非常需要内地产能的支援。

  拓展新型燃料加注和回收

  广东回收再造产业规模庞大,对再生原料需求高。以废木材为例,东莞大岭山镇拓展了家具制造的上游产业链,将废木材生成环保刨花板,每年回收量高达13万吨,约为香港废木材年弃置量的两倍。由此可见,粤港“静脉产业”有巨大合作空间,可需求互补实现共赢。

  要推动大湾区回收再造合作,香港航运能力起着关键作用。事实上,每天约有1000至2000吨废纸经回收后通过公众货物装卸区运出,为广东再生纸场提供原料。现时,香港与广东省当局正围绕两地法规标准进行讨论,以深化资源循环合作。未来,香港更需提升综合运输能力,统筹利用六个公众货物装卸区,灵活调动内河船队,合理规划运输航线,为大湾区回收再造合作奠定基础。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