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5年2月18日 星期二
设为首页】【加入最爱】【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中评电讯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第13页 第14页 】 
中美建交45年 李成谈和平共存
http://www.CRNTT.com   2024-10-10 00:14:10


 

  在西方国家中产阶级不断萎缩的情况下,包容式增长就显得更为重要了。如何让西方不把中国的中产阶级视为威胁而是机遇呢?当然,首先还是要把蛋糕做大,考虑换位思考。如果这个不解决,只会没完没了地竞争对立,西方人就会越来越焦虑。在这个过程中,持续扩大利益交汇点,寻求最大公约数,这是有可能的,因为我们之间很多东西依然是互补的。在中国自身迅速发展过程中,如何与其他国家实现互惠?这是下一步中国亟需考虑的,需要更有效地解释:为什么中国对世界体系发挥的是积极的建设性作用,而不是霸权取代霸权。不能只讲中国不打仗、不占领他国,更多的要讲怎么把蛋糕做大,怎么力所能及地承担更多国际责任。过去中国中产的兴起和增长获益于西方中产的存在和壮大,为什么今天西方中产也能获益于中国中产的存在和壮大呢?我的英文版和中文版《中产上海》就是想要回答这个问题。

  最近的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我对此深信不疑。对于当今中国,开放和国际化从来不是一个选项,而是必行之路。这条路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不断提出新的考验和要求。现在的问题是,美国要打压中国,中国把重点放在了欧盟、东盟和中东。那么如何借势发挥大市场和产业链优势,维持住与欧盟的经贸联系;在“一带一路”新十年,巩固在东盟、中东日益增长的海外利益,都需要中国不断探索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开放、包容性增长三者的有机结合。这将有助于中国形成更积极从容的心态,应对美方霸权衰落所引发的挑战,并最终实现和平共存。当前中美之间的结构性矛盾,一时无法解决。但假以时日,我觉得两国关系是可以改变的。

  (此专访为中评社2024年中美建交45周年深度系列专访之一,更多精彩内容敬请期待!)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第13页 第14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