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楼市的需求方是分散并自由流动的城市居民,具有高度市场化的特点,但关键要素的土地供应由地方政府作为单一主体来实施,具有很强的计划性。由此产生的问题是:在需求快速扩张时,供应不能及时充分响应,从而放大了地价和房价的上升压力。更大的问题是,对于人口大量集聚的城市政府而言,缩减土地供应可以带来更高的土地收益,这是垄断经济的一个自然特点,但无疑加剧了房地产市场的压力。
数据上看,一些大型城市的年度供地持续低于计划目标,原因似乎并非广泛的土地流拍,而是较少的土地供应足以实现年度的土地收入目标。
2016年至2021年期间全国范围的房地产价格大幅上涨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许多分析将此与棚改货币化联系起来,这也许是有道理的。但笔者曾经将中国的部分三四线城市分解为两个组别,一个是实施了棚改货币化的城市组,另一个是没有实施棚改货币化的城市组。结果发现,前者的房价表现并不显着强于后者,这为棚改货币化的解释打上了问号。
土地资源集中管理
从广泛的数据看,笔者更倾向于认为,棚改货币化是一个内生的去存货政策:即存货压力更大的城市更倾向于进行棚改货币化。对于存货较少的城市而言,一方面房价更容易上涨,另一方面地方政府进行棚改货币化的意愿也不很强烈。如此,房价与棚改之间的关系并非一目了然。
也许很少人注意到,在这段棚改货币化阶段,在人口流入和城市化规模继续扩大的同时,中国大量城市的土地供应经历了普遍和持续的收缩,这与同期广泛的房价上涨之间的联系无疑是耐人寻味的。
更进一步看,中国的土地供应由地方政府主导,是高度碎片化的,而劳动力市场越来越统一,人口在全国范围内自由流动,这不可避免地带来了土地市场的扭曲和资源配置的低效。
在守住耕地红线的约束下,全国的供地指标以计划的形式下达给地方,尽管在人口集中流入的城市,土地的单位经济效益显着更大,但这些地区却无法从落后地区腾挪和获得供地的配额。这显然会加剧发达地区的房价上涨压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