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华城容积率成政治人物报复手段
我看到媒体报导有些民意代表质疑京华城容积率,觉得冤枉,这些民意代表为达个人声量和政治目的,根本是乱讲,简直是“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我不愿意此刻点出背后的真相,这和我上述说的有些关联,但我会向检察官说清楚;我要强调,容积本来就是为符合市民公益而生,如今成为政治人物的报复手段,成为荡然虚假的形容词。老百姓向政府陈情,政府要经过那么多的关卡开会审查,公开透明,能去搞什么,何况我最痛恨贪污,如今将京华城污名化,造成寒蝉效应,以后官府有错,老百姓和企业敢陈情吗?今天该查的是贪渎的公务员,而不是勇于任事的公务员。
我始终坚持“诚信道义”。人生的经验,让我深刻体会只要卷入政治,任何冤曲都可能发生,但我仍然要鼓励年轻人努力付出,不要向索贿官员低头。京华城的无妄之灾,透露出人性掌握权力之时,会将私怨极大化。
****京华城容积说明
京华城容积率案,具有历史性、复杂性和特殊性。京华城是台湾首例工业区变商业区、且为“都市计划工业区检讨变更审议规范”的首件案例。事件争议三十多年,主要原因即在法令欠缺,地方政府修法的速度跟不上社会环境的变化,以及企业成为政治人物挟怨报复的牺牲品。
京华城原始建照受保障允建楼地板面积为120284平方公尺、一连串捐地捐钱后,容积率为678.91%
京华城于1988年申请工业大楼建照获准,但北市府提出工业区退出台北市政策,京华城配合政策而未兴建,北市府为保障京华城权益,于1991年2月13日公告都市计划主要计划,并报请“内政部”核准,保障京华城捐地后的基凖容积率为560%(全国商三使用分区的基凖容积率皆为560%)、及“原已申请执照的楼地板面积120284平方公尺”。
京华城由工业区变更为商业区,北市府强迫京华城捐地30%,当时并没有捐地的法令依据,但京华城基于回馈社会,仍于1997年完成捐地,捐出基地的7913平方公尺(约2400坪,市价2400亿元)给北市府兴建复盛公园、增建捐地后20%土地楼地板面积作为公众停车空间、及代西北角小地主捐地600平方公尺(约181.5坪,市价18亿1500万元)。
捐地后,京华城于1998年申请建照兴建球体购物中心,获准楼地板面积为111919平方公尺,容积率为678.91%。建案完工,北市府再要求京华城捐赠2.2亿元兴建公园广场设施和偶戏博物馆,始核发使用执照,京华城捐赠后,于2001年开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