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欧洲新一代战机项目艰难“起飞”
http://www.CRNTT.com   2021-06-05 08:22:22


 
  法国的两手准备不是没有原因的。回顾欧洲航空产业合作历史,不难发现一切“有迹可循”——

  法国空军现役战机“阵风”,就诞生于上一代“欧洲联合战斗机”项目。20世纪70年代末,法国与德国、英国、西班牙、意大利谈崩后,“跳”出来单干了这一项目。

  实际上,“欧洲联合战斗机”项目的分裂,对欧洲各国来说,是“双输”的局面。仅就法国而言,虽然其具备一定的技术能力,能够自主研发包含发动机在内的完整战斗机项目,但也付出了沉重的经济代价。

  一直以来,法系战机的设计和制造成本偏高、外销不畅,陷入“越是卖不出去、生产成本越高,越难向国外客户推销”的恶性循环。以“阵风”战机为例,虽然总体性能优异,但其外销成绩远不如前辈幻影-2000。

  过去,英法合作研制航空发动机不乏成功先例。实际上,不少先进航空发动机研制技术,法国都是在与英、美两国的合作过程中“偷艺而来”。据报道,M88第四代航空发动机,就是他们从国际合作项目中获益的一个例子。

  另外,从参与“欧洲联合战斗机”项目的其他国家看,法国退出绝非好事。毕竟,在飞控系统设计水平上,法国军工企业拥有更多的技术底蕴。

  “双输”后为何依然选择合作

  看到这里,不少人会提出疑问:在经历“欧洲联合战斗机”项目的“双输”教训后,为什么法、德等国依然热衷于联合开发战机?

  近年来,随着各国军事力量快速增长,能否列装五代机是检验一个国家空军实力的重要标志之一。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