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美国国防部在报告中的判断,中国在5年内就会将核弹头数量增加到700枚。并且在10年内将这一数字进一步巩固到1000枚——在外界看来,相比目前已经发现的发射井数量,美国的推测对于美国似乎“更为乐观”,但即使这样,相比美俄目前各自保有1550件部署状态的核武器,这巨大的规模对当代全球核力量的对比,尤其是美国战略核力量的优势地位也会产生巨大挑战,导致美国国防部需要在相关情况被证实后延后发布了报告,以便美国国会准确及时地了解当代的中美战略力量变化。
对于美国而言,虽然在发现中国的核武库建设节奏上没有占上先机,但至少是在发射井投入使用之前就发现了相关情况,特别是由于美国现役几款战略核武器的换代计划目前都刚刚开展,再加上美国已有的核武库规模眼下还处于优势,理论上留给美国调整本国核战略的时间虽不充裕,但也说不上紧张。不过在此之前,美国需要在国内先制定一个重要的决策:面对中国在这一领域的发展及对美国原本绝对核优势的挑战,美国是对其听之任之,还是“迎难而上”,使用各种手段继续确保美国在这一领域的绝对优势。
“承认现实”自然最为容易。无论是按照原计划有限地更新本国核武库,对中国的相关进展听之任之,还是主动与中国展开核武器领域的军控谈判,以美、俄、中三国部署核武器比例接近1:1:1的态势,控制各国的核武器总规模或者展开进一步的核武器削减工作。这样做要么不需要在现基础上额外增加美国在核武器领域的投入,要么还能因为核裁军减少美国维持核武库的支出,代价则是美国彻底承认中国与美国平等的核大国地位以及由此衍生而来的国家实力,并且重新定位和调整中美关系以及两国全方位的对华和交往方式。
但至少从目前美国国内政坛的环境来看,无论是共和党还是民主党,在“从实力的地位出发同中国说话”这件事上都有着异乎寻常的执着,在美国实际能够做到对华优势,特别是绝对优势领域越来越少的时候,要让美国人在核武器这个从未受到中国挑战,并且在全球占据优势30年的领域放弃这一地位的难度异乎寻常的大。
至于“迎难而上”,则是经典冷战思维下的对抗反应:既然美国要维持对华的核力量优势,那就应该针尖对麦芒地扩大核武库,同时更新相应的投掷载具和核弹。美国目前的确已经在进行新一代核载具的研制——B-21战略隐身轰炸机据称已经有了原型机,并将在一两年内展开试飞;“哥伦比亚”级战略导弹核潜艇的首艇也已经于2020年10月1日开工,计划在2027年左右服役;下一代陆基洲际弹道导弹(GBSD)也计划在2023年进行首次试射。相比中国下一代战略轰炸机和战略弹道导弹核潜艇的研制进度,美国人的进度甚至还要更乐观一些。
|